兩年一度pinuyumayan聯合年祭在Likavung 展現了卑南族驚人的凝聚力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 楊翰/台東報導
兩年一度卑南族聯合年祭(聚)活動於昨(1)日在利嘉國小登場,今(114)年由Likavung (利嘉)部落主辦,並邀集南王、建和、知本、泰安、下賓朗、初鹿、寶桑、龍過脈及阿里擺等卑南族八社十部落參與盛事。
主辦的Likavung (利嘉)部落表示,本次聯合年聚以「maruniruni na tawlriyulr 臀鈴的呼喚」主題,意涵為要大家聚集在一起,由於卑南族人數較少因期盼透過各部落族人的聚集,一同思考部落文化、土地、語言等相關議題,也期待各部落藉由報訊路跑、傳統技能競賽、族語闖關競賽、卑南族風格市集,以及各系列活動互相交流彼 經驗。希望這不僅只是熱鬧的慶典、歡樂的場合,同時也展現了卑南族驚人的凝聚力,可以看見卑南族各部落同為一體,卻又互為主體的景象。
臺灣目前有十六個原住民族群分布全臺各地,卑南族主要分布於臺灣東部,日治時期,卑南族被稱之為八番社,有知本部落、建和部落、利嘉部落、泰安部落、阿里擺部落、初鹿部落、下賓朗部落、南王部落,而十部落則是由日治時期的這八番社,再加上由南王遷出所建立的寶桑部落,及初鹿部落部分人遷居龍過脈,而後獨自舉行祭儀,這就是卑南族人所說的「八社十部落」。
臺東縣政府表示,為了展現卑南族各部落不同的風貌及傳統文化,彼此交流感情,此項節慶活動的推動溯及於民國78年起由立委陳瑩大伯父陳泰年及前縣長陳建年等部落人士發起聯合年祭,俟經跨部落討論商議,決定正式由全體卑南族各部落輪流主辦方式辦理pinuyumayan聯合年祭,藉活動拉近和社會大眾距離,讓大家更瞭解卑南族文化。卑南族八社十部落從民國87年起,改為每兩年分由各部落輪流舉辦。
卑南族聯合年祭,已成為卑南族人形塑族群意識的重要平臺,也藉由參與聯合年祭(聚),刺激各部落逐漸形塑部落特色及找回「傳統文化」等,改善部落問題或將部落其文化裝備更為完整,卑南族聯合年祭已成為不同部落族人認同並且參與的盛事,且利用春節連假辦理聯合年祭,使部落族人皆能共襄盛舉凝聚族群向心力。
這篇文章 兩年一度pinuyumayan聯合年祭在Likavung 展現了卑南族驚人的凝聚力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