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磋商:如何應對美國退群?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美聯社報道,在上周一次閉門會議上,聯合國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賽警告,退出世衛組織後,美國將錯過有關全球疾病爆發的重要信息。但就如何應對最大出資國美國的退出,各成員國也一籌莫展。
在2024-2025財政年度,美國仍是世衛組織最大的捐助國,估計將投入9.88億美元,約佔世衛組織69億美元預算的14%。
上周會議提交的一份預算文件顯示,世衛組織的衛生應急項目“嚴重依賴”美國的資金,稱美國資金“為世衛組織許多大規模緊急行動提供了支柱”,佔比高達 40%。文件稱,中東、烏克蘭和蘇丹的緊急援助工作面臨風險,此外,根除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和艾滋病毒項目也將損失數億美元。
世衛組織目前正在努力應對的公共衛生危機還包括,阻止坦桑尼亞的馬爾堡病毒、烏干達的埃博拉病毒和剛果瘧疾的爆發。該文件稱,美國還承擔了世衛組織在歐洲防治結核病工作費用的95%,以及非洲、西太平洋地區該項工作60%以上的費用。
2026年將“捉襟見肘”
上周三,在另一場關於美國退出WHO影響的非正式會議上,世衛組織財務主任喬治·基裡亞庫 (George Kyriacou) 表示,按照目前的支出速度,到2026年上半年,世衛組織“在現金流方面將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他補充說,美國尚未結清拖欠世衛組織的2024年會費,導致該機構陷入財政赤字。
世衛組織執行委員會由34名高級代表組成,其中包括許多國家的衛生部長。執委會會議於2月2日至11日在日內瓦召開,預計將在會議上討論預算問題。
特朗普簽署相關的總統行政令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官員被指示立即停止與世衛組織的合作。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上周的預算會議上告訴與會者,該機構仍在向美國科學家提供一些數據。“因為他們需要這些信息,”他還敦促成員國保持與美國官員的聯系,“推動他們重新考慮”。
譚德賽:美國不是為了錢
譚德塞反駁了特朗普在1月20日簽署的行政命令中提出的退出世衛組織的三個理由:即世衛組織對始於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處理不當;未能進行必要的改革;而且美國需要承擔“不公平的繁重費用”。
譚德塞則表示,世衛組織於2020年1月向世界發出了有關新冠病毒潛在危險的警告,並自那時起進行了數十項改革,包括努力擴大出資捐助方的範圍。
特朗普曾抱怨美國向世衛繳納的會費遠遠高於中國。
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信息,世衛組織主要有兩個資金來源:會員國繳納會費和會員國及其他伙伴自願捐款。會費依據成員國的經濟實力和人口比例計算,在世衛總預算中所佔的比例不到20%。其中美國承擔了約18%的全球會費預算,在所有成員國中比例最高,近年來年均約為1.15億美元。中國位列第二,繳納的比例達到15%。
在自願捐助方面,世衛組織捐款方信息顯示,2020/2021年度最大的捐款方是德國(12.68億美元),其次是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7.51億美元),美國政府排在第三(6.93億美元),英國(4.87億美元)第四,歐盟(4.66億美元)第五,中國排在11位(1.68億美元)。
譚德塞還表示,他認為美國退出“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對未能獲知疫情細節和未來將面臨其他關鍵衛生信息“缺失”的不滿。“讓美國回歸非常重要,”他告訴與會者,“在這方面,我認為你們所有人都可以發揮作用。”
美專家:美國人公共健康將惡化
全球衛生高級顧問、德國衛生部官員庫梅爾(Bjorn Kummel)將美國退出形容為“世衛組織幾十年來面臨的最嚴重危機”。
孟加拉國和法國等國的官員詢問世衛組織有何具體計劃應對美國斷供資金,並想知道哪些衛生項目將因此被削減。美聯社獲得的一份世衛組織高級管理人員分享的文件,列出了幾種選擇,包括到年底前將各主要部門或辦公室的規模削減一半的提議。
有專家表示,美國退出世衛組織是一次重大危機,但也可能成為重塑全球公共衛生的一次機遇。喬治城大學全球衛生政策與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馬修·卡瓦納(Matthew Kavanagh)表示,美國公共衛生預算中只有不到1%流向了世衛組織。而與此同時,美國獲得了“對美國人來說非常重要的各種好處”,他說,其中包括有關全球疾病流行的情報和可供研發疫苗的病毒樣本。
世衛組織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Michael Ryan)在上周的會議上表示,失去美國是“可怕的”,但世衛成員國“有巨大的能力來填補這些空白”。
卡瓦納則懷疑美國能否不依靠世衛組織收集全球新出現的健康威脅信息的能力,並表示美國退出該機構“絕對會導致美國人的健康狀況惡化”。
(美聯社、聯合國新聞)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