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客座評論:特朗普重建美國的四大支柱

(德國之聲中文網)特朗普在一系列演說裡透露出的一個關鍵詞就是重建,他在就職演說當天及隨後頒布的一系列行政令,全面撤銷拜登政府時期的78項行政令,涵蓋社會多元化、公平與包容、移民寬松政策、氣候變化應對等核心進步主義議程,可以說從政府改革、能源和經濟、國家安全、對外政策到社會文化,無不體現其通過“革命性改革”,推翻拜登政府的政治遺產,“顛覆”和“重塑”美國的意圖。

改革政府

特朗普重建美國有幾大支柱,第一根支柱是改革政府,強化行政權威。特朗普改革政府的核心內容是減稅、放權、去監管,為此成立政府效率部,並要企業家馬斯克掌管該部,為其革除政府積弊,提升政府效能做決策參謀。特朗普的去監管既針對能源、石化等傳統產業,也針對高科技產業,前者是為了美國再工業化的需要;後者是為使美國科技繼續領先於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上任首日廢除了種族公平計劃、DEI聯邦雇員計劃及LGBTQ+保護措施,盡管這個舉措主要針對民主黨的覺醒運動,但特朗普認為,類似DEI聯邦雇員計劃也降低了政府效率,所以廢除它們有這方面的意義。

另外,也要注意到,特朗普對政府的改革,是以強化行政權威的形式進行的。他在就職的第一天就簽署了多達幾十項的總統行政令,把法律賦予總統的該權力用到了極致。這看似有些矛盾,卻完美地統一在特朗普身上。對他而言,用此種威權方式來顯示他對美國國家的治理,是特意要給外界表現的。

再工業化

第二根支柱是高關稅與再工業化。特朗普已經宣布了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關稅,對中國征收10%的關稅的計劃,目的既是平衡美國的貿易逆差,同時也要讓產業回流美國。後者也是“MAGA”運動在經濟上的訴求,以解決藍領工人因為產業外流、企業外遷而導致的失業問題,實現美國的再工業化。

在之前的全球化中,美國的產業大量外遷到東亞等地,雖然美國在全球化中獲得的收益最大,但得益的主要是金融資本,代價則是美國產業的空虛化。作為一個經濟民族主義者,特朗普認為這種情況會削弱美國的經濟競爭力,是導致美國不再偉大的一個因素。

而要讓產業回流美國,實現再工業化,他最鐘情的“武器”是關稅,自稱“關稅先生”,在其第一任時,就對中國3000多億美元產品征收高關稅。特朗普將關稅武器化,除了上述目的,也是以此來實現其他目的,比如驅趕非法移民和領土需求。此外,不管盟友對手,只要和美國有貿易順差,他都要征稅。

孤立主義與領土擴張

第三根支柱是對外關系上的擴張性孤立主義。特朗普尚未就任,就發表美加合並,用經濟和軍事手段拿回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將墨西哥灣改名美國灣等爭議性言論,並在就職演說中表示要在火星插上星條旗,此外,他也宣布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

特朗普這一系列領土主張並非信口開河,而是認真的,反映了他頭腦中的陳舊地緣政治觀。這或許也是他讓美國再偉大的一部分內容,可能在他看來,要成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總統,就必須讓美國的國土面積全球最大。特朗普的這些言行讓人想起美國的門羅總統和他發明的“門羅主義”。

“門羅主義”的要義,美洲是美國的勢力範圍,歐洲不能染指,表面上它是一種孤立主義,實則是擴張主義。特朗普的言行也帶有明顯的擴張性。當今美國的實力當然不是門羅時期可比的,但他一邊要擴張領土,一邊卻在退群,不想承擔美國作為世界霸權應該承擔的國際責任,從而使得他有某種程度的重回美國孤立主義傳統的態勢。不過特朗普的孤立主義是擴張性孤立主義,所以有人也把它稱為“川羅主義”。

摧毀深層政府

第四根支柱是在社會文化領域推行保守主義右派革命,抽干華盛頓沼澤,摧毀美國的深層政府。這是特朗普重建美國最帶有社會革命性質的部分,也是最能體現MAGA運動保守色彩的部分。

過去幾十年,伴隨經濟的全球化,文化上的進步主義和“身份政治”在美國也大行其道。後者還成了美國的政策,特別得到民主黨的大力推動,最明顯的就是體現社會多元化、公平與包容的DEI聯邦雇員計劃。

美國是個移民社會,族裔平等,性別平權,包容移民有其必要,然而,如果“身份政治”走向極端,變成不可觸碰的“政治正確”,也會貽害很大,並損害國家的競爭力,因此一定程度的糾偏也是必然的。但特朗普對左派推行的這套“身份政治”深惡痛絕,他在就職當天就簽署行政令,廢除了種族公平計劃、DEI聯邦雇員計劃及LGBTQ+保護措施。他也針對聯邦政府和軍隊中推行這一套做法的官員和將軍進行清理。

左派的“身份政治”雖然不是美國建制派的特色,可後者無疑也接受和支持“身份政治”,所以,特朗普上台後對聯邦政府非政治任命的官員不支持或反對他的要來一次清洗,這是他清理所謂深層政府即建制派的一步。

對一個極自負的領導人來說,四年時間重建美國,讓美國變得再偉大,有點短,故特朗普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但他也面臨著國內外的極大阻力。

目前來看,要實現這個任務存在著相當大的困難。然而,不論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實現這一點,就其對美國社會的改造和重塑而言,特朗普注定要在美國歷史上寫上一筆。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志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鄧聿文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有興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