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

水庫淤泥變黃金 新北推科技製陶「庫泥燒」

桌上一件件幾何曲面優美的線條造型花器和造型咖啡杯陶瓷作品都是學生們展現創意的心血成果,但陶土原料卻是從長期沉積於水庫中的淤泥煉製而來。

新北市教育局近日公開由鶯歌工商研發的「庫泥燒科技製陶」創意課程,以石門水庫淤泥為材料,運用陶瓷工程技術點石成金,將傳統製陶工藝結合3D列印,打造出獨特陶藝作品。

現場由鶯歌工商學生向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說明「庫泥燒」3D列印的過程,打破傳統陶土迷思,將長期沉積於石門水庫的無用淤泥為素材,轉化成為在地原生特色陶土,符合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循環經濟概念。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透過科技創新及技職教育結合,促進陶瓷產業創新突破。在AI科技時代的浪潮下,要善用AI科技人才才能不斷創新突破,這次透過許多單位合作共同促成的「庫泥燒」真的很「酷」。

鶯歌工商的學生表示從沒想過水庫淤泥能變成陶土的素材,雖然一開始煉土遇到困難,但藉由3D列印的製作方式,做出一般手捏陶無法做出的線條效果表現,收穫成長很多。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長期透過產官學緊密合作,將產業需求融入課程,為學生打造跨領域學習平台,今年暑假期間,鶯歌工商及長安國小將辦理6場陶瓷3D列印育樂營及5場教師研習,從國中小職業試探、高中階段培養專業技術、科大及產業深化專業及就業力,一貫化培育頂尖人才,同時關注環境議題,期盼能培養出具備專業能力與社會責任的新世代職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