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貓咪不只是用肢體語言來溝通,牠們的聲音也是表達情感與需求的重要方式。科學研究顯示,貓咪的聲音種類繁多,並且根據音調、長短與頻率的不同,傳達出各種訊息。
一、短促喵喵聲:打招呼與求關注 當貓咪發出短促的「喵」聲,通常是與主人打招呼或尋求注意力。這種聲音輕柔而友善,代表貓咪希望互動,可能是想要食物、撒嬌,或只是單純想獲得關心。
二、拖長音調的喵喵聲:強烈需求表達 如果貓咪發出長長的「喵~」聲,通常表示牠有強烈的需求,例如餓了、想出門或希望獲得特定的關注。這種聲音的長度與音量會根據貓咪的個性與情境有所不同。
三、低沉或咕嚕聲:舒適或不滿 當貓咪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時,通常表示牠感到滿足與放鬆。然而,如果聲音較低沉,甚至帶有些許呻吟的感覺,則可能是在表達不悅或不適,這時需要留意貓咪的身體狀況。
四、尖銳或嘶吼聲:警告與不安 當貓咪感到受威脅或不安時,可能會發出刺耳的尖叫聲或嘶吼聲,這通常是警告對方不要接近。如果貓咪發出這種聲音,代表牠可能感到壓力或恐懼,需要給予空間與安撫。
五、喉音咕噥與咯咯聲:興奮或好奇 有些貓咪在看到獵物或感到興奮時,會發出像「咯咯」的聲音,這是一種狩獵本能的展現,表示牠對眼前的目標充滿興趣。
透過細心觀察貓咪的聲音與行為,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牠們的需求與情緒,進而增進與貓咪之間的互動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