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嘉義市守護兒童健康 視力與口腔保健雙管齊下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搶救兒童的「惡視力」及「齲齒危機」,刻不容緩!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攜手教育處,昨(7)日在嘉義市政府9樓舉辦「好『視』從『齒』發生」研習講座。邀請高雄長庚醫院眼科部近視防治中心的吳佩昌醫師,以及嘉義市牙醫師公會楊哲榮醫師,講授「遠視儲備與近視防治」及「口腔保健」,吸引近500位幼兒園所教師、國小教師、公衛護理師及家長等到場聆聽。衛生局長廖育瑋及教育處長郭添財共同呼籲師生重視兒童的近視及蛀齒。

現場觀眾仔細聆聽作筆記

廖育瑋表示,根據112學年度國小裸視視力概況分析結果,嘉義市國小學童視力不良率高達55.87%,明顯高於全國的55.12%;小一學童未治療齲齒率為34.39%,同樣高於全國的25.74%,亟需提出有效的因應措施。研究指出,年紀越小的兒童若出現近視,近視度數上升的速度也越快,可能導致高度近視,進而引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青光眼及白內障等合併症。而口腔護理不當則可能影響兒童的咀嚼、發音及恆齒的發育,並影響外觀及人際關係。因此,衛生局特別與教育處共同規劃研習講座,旨在透過教導老師及家長,讓幼兒及兒童在家與校園中都能獲得視力及口腔的照護新知,並在日常生活中落實,養成良好習慣。

吳佩昌醫師分享

兒童視力權威吳佩昌醫師指出,剛出生的嬰兒因眼球較小、眼軸較短,通常處於遠視狀態,應有生理性遠視。0至3歲的嬰幼兒應具備150-200度的遠視度數,4至6歲幼兒應有100-200度的遠視度數,而國小低年級(7至8歲)的學生至少應有100度的遠視度數。隨著年齡增長,國小中、高年級(9-12歲)的學生應至少具備50度以上的遠視度數。這一階段儲備的遠視度數有助於抵抗近視的發生,這就是遠視儲備的概念。呼籲家長務必落實護眼守則「3010120」,即近距離用眼30分鐘後休息10分鐘,並保證每日戶外活動120分鐘。

楊哲榮醫師分享

許多家長對乳牙發生蛀牙存在誤解,認為反正會換恆牙而不重視。楊哲榮醫師強調,當孩子長出第一顆牙時,便應帶他們去看牙醫,並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習慣。每天至少應刷牙2-3次,使用1000PPM以上的牙膏,定期每6個月去塗氟;在6至12歲時,對長恆牙的臼齒和小臼齒進行窩溝封填,若發現齲齒則應立即就醫,並配合醫師完成治療。

教育處長郭添財呼籲守護兒童健康

嘉義市自111年起免費為幼兒園大班學童提供「散瞳專業視力檢查」,幫助排除假性近視,驗出幼兒的遠視儲備量,若過快消耗遠視儲備量,則恐進入近視危險期。衛生局今年4月將持續推動,呼籲幼兒園大班的家長務必配合檢查,了解孩子的遠視儲備量。此外,提醒未滿六歲的兒童務必每半年進行一次塗氟,6至12歲的兒童則需進行窩溝封填。期待每位小朋友都能健康成長,遠離惡視力及齲齒危機。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義市守護兒童健康 視力與口腔保健雙管齊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