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國停止對外援助——會帶來哪些後果?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一決定讓人措手不及,我們沒想到所有項目都受到了波及。” 尼泊爾衛生部國務秘書羅山·波克瑞爾(Roshan Pokhrel)表示。本周初,他們接到通知,美國資助的所有項目都將在尼泊爾停止運行。“主要受到影響的是營養項目和母嬰健康項目。”波克瑞爾在接受德國之聲電話采訪時表示,“這讓我們感到擔憂。”

特朗普上任首日便下令暫停美國發展援助,所有資金凍結90天,政府官員和項目工作人員被要求停止工作。

維生素A項目:兒童生存的希望

在尼泊爾,維生素A補充計劃受到嚴重影響。數萬名衛生工作者需要深入喜馬拉雅山南部最偏遠的村莊,為超過300萬兒童提供維生素A膠囊。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一直資助該計劃,專家估計,這一舉措挽救了約4.5萬名五歲以下兒童的生命。因為缺乏維生素A不僅會導致失明,還會使兒童更容易感染麻疹、腹瀉和瘧疾等疾病。

“美國優先”政策下的援助削減

根據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議程,未來只有那些能夠增強美國實力、安全或經濟利益的項目才會獲得資助。

特朗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批評拜登政府支出援助資金就“像醉酒的水手一樣”隨意,並聲稱僅向加沙地區提供避孕套的費用就高達5000萬美元。但官方數據顯示,這一說法並不屬實。她強調,暫停90天的援助是為了更好地管理納稅人的資金。

全球最大捐助國突然後撤

來自發展政策智庫德國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IDOS)的政治學家斯特凡·克林格比爾(Stephan Klingebiel)指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對外援助國,因此美國做出停止援助的決定將產生巨大影響。” 全球發展基金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美國。根據美國提供的數據,至2023年,這一數字約為680億美元。“如果這些援助資金突然中斷,那麼將對被援助者產生直接影響。”

自特朗普頒布[停止援助]法令以來,北敘利亞難民援助被叫停,烏克蘭戰爭傷殘者不再獲得假肢,蘇丹地雷清除工作也陷入停滯。

哪些項目可以幸免?

各大援助組織和合作伙伴對這一決定感到震驚,同時也充滿疑惑,因為目前尚不清楚哪些項目會被徹底叫停,哪些仍可繼續。美國法院對這一決定的合法性提出質疑,但尚未就該決定的撤銷或改變做出判決。

目前,對以色列和埃及的軍事援助未受影響,仍在繼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表示,美國仍在提供武器支持。同時,緊急飢荒救助未被暫停。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近日宣布,將“緊急人道主義救援”列入豁免名單,其中包括為HIV感染者提供藥物。

然而許多援助組織到目前為止只是收到了“停止工作”的命令,再無其他音訊。“我們現在完全陷入了困境。”博茨瓦納LGBTQ權益組織LEGABIBO的活動家諾齊茲·恩特桑(Nozizwe Ntesang)告訴德國之聲,“我們的大部分資金都來自美國‘總統艾滋病緊急救援計劃(PEPFAR)’。”

HIV患者的生死關頭

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什於2003年發起PEPFAR計劃,為全球2500多萬名HIV患者提供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博茨瓦納性少數權益組織LEGABIBO每月在流動診所為9000名患者提供這些藥物。“但今天是多年來第一次診所裡空無一人。如果無法繼續接受治療,將對他們的健康產生致命威脅。” 該權益組織負責人恩特桑表示,“這無異於給他們判了死刑。”

恩特桑表示已致信博茨瓦納衛生部,要求政府提供緊急資金支持,但對於許多貧窮國家而言,在美國停止援助後靠自身繼續撥付援助並不現實。

誰能填補空缺?

作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援助國,德國是否能填補這一缺口?“即便有足夠的資金,德國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必要的物流和基礎設施來接管這些項目。” 政治學家克林格比爾表示。

他認為,從長遠來看,“中國尤其有可能會填補這一空白。” “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減少援助的地方,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往往會迅速介入。” 這一現象在非洲尤為明顯,當然也出現在其他地區。“特朗普政策正在為中國創造新的機會。” 美國全球影響力或將因此下降,因為援助資金不僅體現人道主義,也可以成為影響他國政策的手段。

是危機也是敲響警鐘

不過,也有人認為,美國撤資可能會促使貧困國家尋找自力更生的道路。例如,肯尼亞前總統烏胡魯·肯雅塔(Uhuru Kenyatta)在蒙巴薩舉行的一次衛生大會上表示:“我們必須學會自力更生。” “你們在哭什麼?美國不是你們的國家,也不是你們的政府。他(特朗普)沒有理由給你們錢,你們又不向美國交稅。這是給你們敲響的警鐘:我們該如何自救?”

然而,尼泊爾衛生部國務秘書波克瑞爾表示,“我們當然明白,美國援助資金來自辛勤工作的美國納稅人。但我們這些發展中國家希望能夠繼續合理地利用這些資源。” 他希望90天凍結期結束後,美國援助項目能夠重啟啟動,這將惠及整個世界,也符合美國作為全球領導國的利益。”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Christoph Hasselbach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