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人工智能峰會——歐洲還有競爭力嗎?

(德國之聲中文網)“人工智能行動峰會”於2月10日-11日在巴黎舉行。多國政要、國際組織及商界代表、學者、藝術家以及公民社會成員齊聚一堂。峰會在奧運會場館之一大皇宮舉行。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印度總理莫迪共同主持峰會。中國副總理張國清也在與會名單上。

美國副總統萬斯出席此次峰會將成為他首次外訪。白宮證實了這一消息。

美國領先 中國緊跟

目前,主導人工智能領域的首先是美國企業,中國則緊隨跟上。法國、歐洲已有明顯差距。

美國企業亞馬遜今年計劃投資1000億美元,用於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亞馬遜首席執行官賈西(Andy Jassy)在公布季報時表示,其雲服務分支的客戶需求十分巨大,以至於出現瓶頸。上一季度,亞馬遜已投資250億美元用於相關基礎設施。

數周前,中國的DeepSeek在人工智能領域引起轟動。其大語言模型看上去可與美國競爭者相媲美,而研發成本卻明顯更低。

並且,與美國公司OpenAI的ChatGPT相比,DeepSeek的算法是公開的(開源)。

“盡管Deep Seek作為企業,其未來難以預測,但它的結構性影響看來將相當深遠”,風投公司Northzone合伙人馬西(Sanjot Malhi)向路透社表示。

Deep Seek引發的一個問題是,美國向人工智能投入的數十億計美元,是否方向正確。

歐洲呢?

法國也在規劃一個示範項目:巴黎將建設歐洲最大的人工智能園區。核心將是一幢巨大的計算中心,有自主的強大能源供給。

愛麗舍宮稱,投資額將在300-500億歐元,阿聯酋也將參股。

與此同時,美國企業OpenAI也將擴大在歐洲的存在。繼倫敦、都柏林、巴黎、布魯塞爾和蘇黎世後,慕尼黑將成為該公司在德國的首個分址。

OpenAI創始人奧爾特曼(Sam Altman)在訪問德國時表示:“作為技術創新著稱的國家,德國對人工智能的使用世界領先並不出人意料。”

據《法蘭克福匯報》報道,德國是Chat GPT在歐洲付費用戶最多的國家,屬於世界前三。付費商業用戶數量也是除美國之外的世界前三。

此外,德國也是僅次於美國,將ChatGPT融入其它應用的研發人員最多的國家。

更多還是更少政府監管?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取消了前任拜登對於人工智能研發的監管規定。

而在歐洲,對於國家監管的呼聲則更強烈。巴黎峰會前夕,來自30個國家的約百名學者警告,人工智能可能導致“失控”並帶來嚴重後果。

峰會前夕,學者們推出首份國際人工智能安全報告,聯合國、歐盟、經合組織也參與其中。

歐洲的機遇:特殊工業行業運用

在瑞士生活的德國物理學家瑙曼(Axel Naumann)向德國之聲表示,歐洲需要自身的開源基礎設施。

他說,未來歐洲不應僅依賴於第三方,為購買使用許可而付費。歐洲必須共同協調,合作研發開源產品。而關鍵在於:“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基礎設施。”

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的伯夏特(Aljoscha Burchardt)表示,除ChatGPT或DeepSeek這樣的語言模型之外,歐洲的機遇或許是在特殊工業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方面。德國的中小企業頗有競爭力,而這方面的競爭還是完全開放的。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Dirk Kaufman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