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在野黨善意付水流 五院會商 總預算協商 僅為大罷免墊背

民進黨號召大罷免,想玩一場穩賺不賠的遊戲。大罷免成功可翻轉國會席次,萬一失敗也沒損失,還可順勢將執政不力的結果咎責在野。因此民進黨從上到下無不以此為目標,儘管賴清德總統否認民進黨總召柯建銘的壓軸出場說,但從總統召集五院院長會商,引立法院長韓國瑜入甕,到18號朝野破例為完成三讀的總預算案朝野協商破裂,在在顯示,執政黨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在野黨被迫參與,不小心成了執政黨大罷免的柴火之一。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陷入僵局,行政院鋪天蓋地叫嚷喊窮,指控在野黨導致政府施政難行。過去諸多部會配合演出,謊言一一被戳破,甚至不攻自破。但民進黨沒有停手的打算,反而在柯建銘號召及側翼配合下,愈玩愈大、玩到欲罷不能。

柯建銘日前突然告白,這場大罷免其實是與總統和行政院長充分溝通的力作,絕非他個人脫序演出。賴總統一如既往,站在一定高度委婉切割,只針對柯指賴總統將在3月3號於總統府「大登場」,表示並無相關規畫。隨即又強調總統充分理解柯建銘的使命感與焦慮,惟總統希望以國家領導人身分,以守護民主自由憲政體制,讓國家穩健發展、社會和諧安定。一番說法,根本是既切割又鼓勵,與柯建銘繼續分飾黑白臉。

從賴總統召開五院會商開始,賴總統角色逐漸登場。院際會商營造尊重憲政體制印象,但對於會商什麼,達成什麼共識,完全沒人在意。18日的總預算案朝野協商,更明顯是要把在野黨拉進民進黨為大罷免增添柴火的一環。

回顧這場破例的朝野協商,賴總統邀集五院會商後,韓國瑜應行政院長卓榮泰一再請託,勉為其難召集協商。過程中,韓院長一度以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再進行朝野協商沒有意義婉拒。但就如同院際會商的邀約,不答應彷彿在野黨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一旦答應,卻成了執政黨墊鋪罷免的過場。

果不其然,進行協商時民進黨團一開始就遲到,接著柯建銘再度使出水上芭蕾招數,一口氣連講20分鐘。韓國瑜請行政院說明,柯建銘竟嗆聲,「現在重點是立法院,為什麼要請行政院說明」,怒指韓不要推卸責任。朝野協商最終不意外地以破局收場。柯建銘強調,總預算送出立法院後,總統將會轉行政院詢問是否有疑義或難行之處,行政院若提請覆議,民進黨團會輸,他們就會再行釋憲,這才是憲政程序,柯強調「只有這條路可以走」。

至此,柯建銘所說,只有賴清德、卓榮泰、跟他自己三人參與的大罷免會議,「怎麼設定議題、把議題轉到旁邊、再翻盤,都有橋段的。」昭然若揭。賴總統有其高度也有其關鍵角色,卓榮泰以笑面虎形象扮演哀兵,柯建銘就黑臉扮到底。 就連「大罷免」三個字簡單有力,要能讓民眾感到震撼,都是經過精心設計。

針對大罷免,府方人士表示,賴總統的立場自始至終都是尊重公民團體自主行動,從未討論過「出場」。其實,不用等到三月,賴總統早已出場。就連在野黨都不小心「被演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