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校長永康委員制定國家安全戰略法 別忘了「國情」與「風險評估」!
文/鄭舜元
賴清德總統在國安會議指出,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滲透、打壓都更為劇烈,政府應要做出因應。執政黨表示,包括反滲透法、國安法等相關相關法律,將納入修法範圍,盼本會期國安法制不分朝野,大家共同來努力。然而,國民黨立委陳永康領銜提出《國家安全戰略法》草案,被執政黨及國安人士營批評該草案,簡直是「國安太上皇」,此法剝奪總統的國安權力,不僅違憲也不符憲政慣例。
陳永康委員認為,該法是他取經美國戰略的三層架構,依據國家軍事戰略三原則:目的、方法(構想)與手段(資源)等,其目的在「支持國家安全戰略的目標及國防戰略的執行」精神,所提法案並未逾越總統職權。陳委員對國家忠誠度本人至今仍未質疑,惟制定軍事戰略須考量「國情」和「風險評估」。就國情而言: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在選舉時競爭激烈,選後兩黨不論誰輸誰贏均以「國家利益」為優先;反觀國內,選前高喊熱愛中華民國、維護主權,選後背叛中華民國、出賣主權。
就「風險評估」而言:這1年來,以傅崐萁為首及連署26位委員中的陳玉珍、翁曉玲、王鴻微等親中勢力,在國會毁憲亂政、亂刪總預算癱瘓國家,惡行惡狀罄竹難書,所推動《國家安全戰略法》若通過,行政院長為了資源須到貴院進行相關報告,凡有涉及國安戰略事項的預算要經過貴院審定,如此除國安機密不保外、預算亂刪、亂凍,國安豈不是更不安了嗎?這些因素陳校長是否考量。建議擱置以民生法案為先、蒼生為重,除非想為大罷免添柴火。
國民黨每逢黨飄起來,重挫情境就隨之而來,以1945年抗戰勝利後為例,當時老蔣在全國各階層中的聲望最高,然而當派往接管淪陷區的接收大員就因貪污及敲詐勒索等諸多惡劣行為遭人民唾棄,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流傳民謠說:「盼中央,望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民心背離國民黨3年不到大陸淪陷;2024年總統選舉,國民黨與民眾黨高喊,民進黨在國會一黨獨大欠缺制衡力量,立法院變成行政院的立法局,因此人民在這次選舉給了制衡力量,卻換來「盼制衡、盼進步、藍白來了國家、人民更遭殃。」當今台灣各地掀起罷免潮,國民黨有多立委可能會被罷免,國會最大黨可能不保,據此國民黨要記取大陸失敗的歷史與敎訓,千萬別再亂搞了,以民生為先、蒼生為重吧!(作者鄭舜元為前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戰略教官) 。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陳校長永康委員制定國家安全戰略法 別忘了「國情」與「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