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貓咪和狗狗在與人類及同類互動時,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社交習性。其中,「社交距離」是一個明顯的差異點。貓咪通常較為獨立,且喜歡保持一定的個人空間。
貓咪的社交模式深受其野生祖先影響。作為獨居性動物,牠們習慣在自己的領域內活動,與其他動物保持適當距離。即使是家養貓,也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來適應新環境或新夥伴,並傾向於選擇何時何地與人互動。
相較之下,狗狗是群居動物,牠們天生具有社交需求,對於主人的陪伴與肢體接觸接受度更高,甚至會主動尋求擁抱或依偎在主人身邊。
然而,這並不代表貓咪不會與人建立情感連結。牠們只是在表達親密感的方式上更為內斂,可能透過輕輕蹭主人、尾巴繞行或安靜地待在附近來展現信任。同樣地,也有部分狗狗性格較為獨立,對陌生人保持警戒。因此,每隻動物都有自己的個性,影響其社交距離的因素還包括品種、成長經驗與飼養方式。
無論貓咪還是狗狗,理解牠們的社交需求,尊重牠們的界限,才能建立穩固且和諧的關係。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重點在於如何用牠們能接受的方式回應,讓彼此的相處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