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取代中國成為德國2024最大貿易伙伴 原因何在?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本周三(2月19日)發布的貿易數據,去年美國取代中國,再次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2024年,德美貿易總額為2528億歐元,超過德中之間的2463億歐元。而從2016到2023年間,德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一直是中國。德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是荷蘭,雙邊貿易額2060億歐元。
從2015年以來,美國一直是德國最大的商品出口對象國。2024年對美國的出口額為1614億歐元,但從美國的進口額僅為914億歐元,導致了700億歐元的貿易順差。
對中國的產業政策“無力招架”
從貿易額的變化上看,德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總額僅增加了0.1%,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額則下降了3.1%。主要原因是德國對華出口減少。
德國宏觀經濟和景氣研究所(IMK)的學術主任杜利恩(Sebastian Dullien)對路透社表示,對華出口的疲軟反映了德國經濟面臨的一個核心挑戰——中國“具有進攻性的產業政策”。
他認為,北京政府試圖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進程中,讓本國的一些工業部門成為世界領先,而這些工業恰恰是德國迄今為止的強項。北京的另一個目標是,減少對進口的依賴。杜利恩說,面對這樣的產業政策,“德國的工業幾乎無力招架,正在喪失市場份額”。
懸在頭上的關稅大棒
而德國對美國出口的強勁,目前則蘊藏著一個風險:招致特朗普政府激進的關稅措施。“特朗普宣布將在4月實施的汽車關稅可能讓德國對美汽車出口下滑,”杜利恩說。而汽車還只是第一項,特朗普還威脅要對醫藥制品加征關稅。
列支敦士登睿盛銀行(VP Bank)首席經濟師吉策爾(Thomas Gitzel)也指出,鑑於歐盟和美國之間龐大的貿易體量,對汽車、藥品和半導體的關稅會普遍削弱歐盟的經濟,但對德國尤其如此。
不過吉策爾同時指出,美方宣布的關稅尚未最後敲定,多數情況下仍有談判的空間。“但如果真的落實,對美國的經濟也將產生負面影響。”因為受到關稅波及的商品越多,發生通貨膨脹的風險也就越高,這將讓美國民眾的實際收入縮水,並迫使央行升息。吉策爾說,關稅“絕不僅僅只讓出口一方受傷”。
根據德國宏觀經濟與景氣研究所的估算,在爆發全球關稅貿易戰的情況下,德國的經濟產值可能縮水超過一個百分點,同時損失30萬個就業崗位。
在2024年,汽車和汽車配件仍是德國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其次是機械和化工產品。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