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政治干預司法 司法干預的何止初選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涉嫌詐領助理費遭到檢調搜索,為2026高雄市長初選投下震撼彈。也讓人再次見識賴政府主政下的司法威力。林岱樺被帶往約談前,趁隙高喊:「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今日林岱樺,明日陳亭妃」的耳語迅速在綠營內擴散,非賴系想上位可能出狀況的傳言不斷。讓人再度聯想柯文哲案;以賴清德主要政敵之一,因涉嫌京華城案,即便證據薄弱,羈押至今將近半年。令人擔心,台灣司法是否已淪為當權者的馬前卒。

賴清德總統獨攬黨政大權,惟國政上因為朝小野大施政難以開展,至今政壇紛擾不斷,執政周年要拿出成績得加把勁。而在民進黨內,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成自走炮,掀起綠營大罷免,到底是賴授意或老驥的把戲,真相迄今未明。無論如何,賴主席對黨的掌控也有雜音。2026年縣市首長選舉,賴主席恐不能再有閃失,況且以賴的個性,也不容閃失,包括勝選與人選。

林岱樺在南部深耕24年,過去也曾積極角逐高雄縣長,後因縣市合併夢碎。在高雄市長黨內初選輸給陳其邁,仍積極走基層,奠定不少政治資源。高雄市長陳其邁明年將卸任,民進黨至少五人表態爭取出線。林岱樺陣營不斷釋出「民調第一」衝高聲量,讓綠營對手頗不是滋味,包括立委邱議瑩曾經直言,寧願整合也不讓林岱樺提名。政壇盛傳,為保住高雄市長席次,賴主席可能讓前屏東縣長,現任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空降。言下之意,目前表態人選恐怕都進不了賴主席眼裡。

媒體人羅旺哲認為,高雄市長初選,林岱樺八成出局了。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也抨擊,林岱樺當著守候媒體的面不斷喊「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直接戳破賴清德口中的司法獨立。趙少康則進一步指出,民進黨內鬥的激烈程度早已不是新聞,尤其在深綠地區更是如此。從歷史案例來看,黨內初選的過程往往伴隨著各種政治操作,林岱樺的案件,也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內部整肅的一部分。

林岱樺中箭落馬,時機點讓外界質疑恐非單純的司法案件。近期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陳怡君也因助理費案被搜索,這讓「助理費成為政治追殺工具」的說法甚囂塵上。外界質疑,為何相似的案件,當事人的政治背景不同,所受到的待遇卻大相逕庭?是否司法已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而非真正的公平審判機制?

賴總統上任以來,高舉肅貪大旗,試圖藉此奠定民意基礎,展現改革決心。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多起對異己的整頓行動接連發生,讓人不得不懷疑,賴政府是否將司法當作政治工具,來清理異己、鞏固派系勢力。

除了黨內初選的整肅,賴政府對於主要政敵之一柯文哲的持續關押與辦案,更加深了外界對司法公正性的憂慮。當司法成為政治鬥爭的手段,其公信力將受到嚴重衝擊。從民進黨內的派系整合到對在野勢力的壓制,種種跡象顯示,司法恐淪為政治操作的工具,這不僅削弱了政府的誠信,也讓社會大眾對司法公正性產生極大懷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