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
迎請「落難神明」 廖大乙:有緣「這現象」最準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有將近40尊「被信眾放棄」的神像,這陣子正等待有緣人擲筊結緣,但是要請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民俗專家廖大乙就說,最強的緣分感應是「託夢」,建議有心想要請回神尊的信眾,可以多去幾趟找「眼緣」。
信眾虔誠參拜,擲筊要把神請回去,但這些神不太一樣,原本是供奉在鹿耳門聖母廟的鎮殿大媽前,因為過了一段時間無人請回,放到沒地方放,廟方只好貼出公告,放在五王殿等待有緣人。
這些神尊被稱作「落難神」,通常不會退神,只要感應到緣分都可以來迎請,不過民俗專家提醒一定要想清楚。這類神像越來越多,通常是長輩留下,年輕人沒有祀奉習慣,如果要「廢棄」其實很簡單。
台灣有許多香火鼎盛的宮廟,建醮時收到許多神像,其中開基玉皇宮大約有80尊,以關公、媽祖、觀音佔大多數,就連釋迦牟尼佛、玉皇上帝的牌位都有,現在暫時放在廟內,未來看時機開放信眾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