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大選:聯盟黨承諾盡快組成新政府
(德國之聲中文網)當地時間2月23日18點,德國聯邦大選各投票站關閉,計票結果也很快出爐:與選前預測一樣,聯盟黨獲得了28.6%的選票,時隔近四年再次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右翼民粹的德國選項黨取得了史上最好成績,獲得了20.8%的選票,首度成為了議會第二大黨。
現執政黨社民黨、綠黨分別只獲得了16.4%、11.6%的選票,低於上次大選的成績。排名第五的則是左翼黨,得票率為8.8%。去年11月退出執政聯盟導致提前大選的自民黨僅獲得了不到5%的選票,意味著無法進入聯邦議會。不久前剛從左翼黨分裂出來的瓦根克內希特聯盟(BSW)得票率也同樣低於5%。
目前看來,最有可能的執政聯盟將會由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領銜的聯盟黨與社民黨共同組閣。梅爾茨此前曾表示,希望在今年4月的復活節假期前完成組閣談判。梅爾茨在選舉結束當晚強調,鑑於待完成的任務繁多,必須盡快組成新政府。
選戰期間,聯盟黨先是將重點放在經濟政策方面,在阿夏芬堡(Aschaffenburg)襲擊案後,聯盟黨將移民政策也列入了重點議題,開始主張全面收緊移民難民政策。
現總理肖爾茨領銜的社民黨獲得的票數遠遠低於2021年大選時的25.7%,他成了過去五十年中唯一一位未連任的總理。此次大選中,社民黨的票數下挫幅度也超過了綠黨、自民黨這兩個原先的執政伙伴。肖爾茨表示,選舉結果是相當慘痛的。如果社民黨和聯盟黨進入組閣談判,他將不再參與。
最大贏家
大選的最大贏家則是右翼民粹的德國選項黨,其得票率相比上次大選幾乎翻倍,創下歷史新高。該黨在選戰期間成功利用了民眾在危機時代的不安、不確定甚至恐懼情緒,其在移民政策、經濟政策方面的許多主張獲得了越來越多民眾的支持。由於該黨的右翼民粹色彩、部分高層政客甚至頻頻發表極右言論,德國憲法保護部門已經將該黨列為“部分極右”。所有其他主流政黨也紛紛表示決不會尋求和該黨聯合組閣。不過,魏德爾依舊表示,如果聯盟黨發出“合理的組閣建議”,選項黨會考慮接受。
相比得票率暴跌的社民黨,執政伙伴綠黨的得票率僅小幅下滑。該黨在選戰期間堅持其傳統的環保議題,同時也在經濟、社會等議題方面獲得了不少民眾的支持。另一個執政伙伴、11月退出政府導致提前大選的自民黨則成為了本次大選的輸家:計票結果顯示得票率僅4.5%,這意味著無法進入聯邦議會。該黨的經濟政策、財政政策主張在選戰期間都缺乏說服力。自民黨主席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在初步計票結果公布後已經表示,如果最終計票結果依然是自民黨無法留在聯邦議會,那麼他就無權再繼續擔任當了11年的黨主席職務,“我將會心懷感恩地退出政壇。”
在選戰期間一度被認為可能無法達到5%得票率門檻的左翼黨,則出人意料的獲得了超過8%的選票。該黨在選戰最後階段主打社會公平、人道主義難民政策等議題,並且重點面向社媒平台上的青年網民。從該黨分裂出來的瓦根克內希特聯盟(BSW)則沒有達到5%門檻。
另外,此次大選也創下了兩德統一以來的投票率新高,達到了約84%。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