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國選項黨為何在中國受歡迎?

(德國之聲中文網)“親愛的中國朋友們,祝大家新年快樂!”不久前,在中國社媒網站上,流傳著許多魏德爾(Alice Weidel)拜年的圖卡。這位德國選項黨(AfD)的主席,早年曾經在中國留學、工作。魏德爾在德國聯邦議會演講的視頻也時常在中國社媒上獲得很高的播放數量,發帖者還往往配上富有激情的音樂,評論區的用戶也紛紛發表“人間清醒”、“德意志重振雄風”之類的點評。

不過,盡管魏德爾在新浪微博、抖音等中國社媒上頗受歡迎,她在公開場合卻極少談論中國,哪怕在中國社媒網站上流傳的視頻中,她也幾乎沒有提到過中國。當然,這些帖子也不會提及德國憲法保護機關將她的AfD列為“有極右嫌疑的政黨”。

網民Lu Dalian在抖音、微博上發布了不少有關魏德爾的視頻。這位生活在德國的華人在接受德廣聯采訪時指出,中國民眾並不真正了解什麼是極右,“中國人並不擔有二戰的歷史罪責,所以他們看待德國政治的視角也和德國人不同。”該網民在采訪中並沒有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也不願告知其真實的政治傾向。

AfD政治立場接近中國

德國特裡爾大學的漢學家、中文社媒專家古思亭(Kristin Shi-Kupfer)認為,魏德爾的鮮明措辭以及強硬的肢體語言非常符合許多中國人對專制強人的偏好,“而且,對外來移民的懷疑情緒也在中國廣泛存在。”她對德廣聯指出,在許多中國網民眼中,AfD的政治立場總體上和中國政府比較接近,比如反對歐洲國家軍援烏克蘭。“而且,AfD對歐盟的總體質疑,肯定也蠻對中國官方的胃口。”

歐盟委員會正在對中國產電動汽車等產品加征關稅—-古斯亭分析指出,許多中國網民認為AfD勢力增強會迫使其他政黨相互妥協從而能夠聯合組閣,最終會導致更加難以堅持采取強硬的對華政策。

北京“全球化智庫”副主任高志凱在接受德廣聯采訪時,則提議德國大選後的新一屆聯邦政府不妨“接受中國的領導地位”。他說,中國和德國應該在汽車等領域加強經濟合作,“不要被地緣政治沖突牽著鼻子走”。他對AfD也持欣賞態度,但在采訪中又強調不點評德國國內的選舉。在被問及近期歐美之間裂隙加大、北京卻頻頻向歐洲釋放善意時,他則說:“如果中國做對了,美國做錯了,為什麼德國就不能接受中國的領袖角色呢?”

#2025年德國聯邦大選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AR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