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中國媒體如何看待德國大選?對梅爾茨有何期待?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聯邦大選落下帷幕,中國國內媒體對大選初步結果進行報道時,除關注未來組閣可能性外,重點對主流黨派得票率升降進行分析,強調德國新政府將面臨“多而復雜的挑戰”,在特朗普重返白宮的背景下,也描繪了對梅爾茨未來外交政策上能 “擺脫對美依賴”的願景。

選舉結果凸顯德國民眾不滿

幾乎所有中國媒體在報道德國大選都關注了兩件事,極右翼政黨德國選項黨的崛起 – 支持率較上一次大選翻了一番,達到20.8%, – 以及社民黨、綠黨、自民黨,這三個原交通燈政府執政黨的“慘淡結果”,三黨合計得票率從4年前的約52%降至不到33%。

社民黨迎來二戰後最差選舉成績的“苦澀結果”;綠黨主席哈貝克表示“這不是一個好結果”,稱自己不會“再要求或追求在黨內擔任領導職務”;自民黨主席、前財長林德納則如他之前所宣布的那樣,在其所在黨得票率低於5%的門檻後宣布將退出政壇。

新華網和人民網引用德國電視一台的網站評論,認為這樣的選舉結果反應了“德國人民對對現任政府的創紀錄的、災難性的負面評價。”選舉結果表明“人們希望發生變化”。新華網報道稱,此次選舉的投票率為兩德統一以來最高,這一點顯示出德國人民對現狀的不滿,並希望籍由選舉來改變。

政治生態向右轉

聯盟黨在梅爾茨的領導下已趨向更保守的路線。中國各媒體在報道聯盟黨勝利時也都關注了他近期一次試圖“借力”極右翼政黨選項黨的選票在聯邦議院推動收緊移民政策相關法案的通過,令不與極右翼合作的“政治防火牆”有松動嫌疑,也導致梅爾茨與其他政黨間“裂痕增多”。此外選項黨大選第二的成績也被中國各大媒體解讀為“盡管很難進入下一屆政府,但該黨已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

梅爾茨上台會如何影響中德關系?

梅爾茨所在黨聯盟黨贏得大選,梅爾茨本人對華政治傾向及其對中德關系的發展也是中國媒體關注的重點之一。《北京日報》采訪北京外國語大學崔洪建教授報道稱,梅爾茨的經商背景以及未來“提振德國經濟的首要問題”認為其將“看重未來和中國保持進一步的經貿合作。”認為梅爾茨上台後會意識到中德之間“務實合作的原則”。並暗指減少“對外政策意識形態化的傾向”可以減少“政治或者外交層面的不必要分歧”。

對梅爾茨“擺脫對美國依賴”的期待

在報道梅爾茨的外交政策目標時,中國多家媒體引述梅爾茨的話進行報道:“……絕對的優先任務是盡快加強歐洲力量,以便我們能夠真正逐步實現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並認為特朗普2.0帶來的新外交政策變化令德國政府未來需要在“去美國化”和“加強歐洲一體化”之間平衡。

《21世紀經濟》就“大西洋聯盟、中德關系何去何從”采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德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楊解朴,楊表示,梅爾茨從履歷上看“是一個大西洋主義者”,其此前的美國工作經歷會令他“多少還會對與美國合作抱有希望”。但在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沖擊下,梅爾茨“或許不得不調整主張”。認為“去風險”不會有太大變化,但“‘不能拖鉤’已是共識”。

《新華網》則引述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歐洲與國際問題講師克拉克森的話稱特朗普重返白宮會讓梅爾茨從堅定奉行“大西洋主義”轉為“戴高樂主義”(堅持獨立自主原則,不過度依附某一國家或群體),並稱“美歐裂痕擴大的可能性正不斷加大”。

(綜合報道)

DW中文有 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有興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