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梅爾茨不是「德國特朗普」 黑紅組閣對中方較為利好
德國之聲:辜教授,在您看來此次德國大選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辜學武:我覺得有兩個現象特別值得關注。第一是這次大選的結果阻擋了德國政黨碎片化趨勢。按照目前的選舉結果,只有聯盟黨、選擇黨、社民黨、綠黨和左翼黨這5個政黨進入議會,沒有出現7個政黨進入議會的局面。如果莎瓦聯盟和自民黨確實進不了議會的話,意味著政治勢力從分化的現象轉為向5個政黨集中,德國政黨碎片化的趨勢受到阻礙。
第二個趨勢是通過這次選舉結果可到德國所謂中間勢力的基本盤還在。盡管左翼和右翼勢力成長,但中間勢力依然主政。唯一不同的是中左勢力下台,中右勢力上位。也就是中間板塊未來的總理大位換人。我認為未來黑黨和紅黨的組合還是會延續所謂的大聯合政府的政策。
德國之聲:德國總理肖爾茨領導的社民黨損失慘重,但還是很可能成為聯盟黨的執政伙伴。黑黨和紅黨共同執政是中方所樂見的嗎?
辜學武:從中國的一些媒體和官方的報道來看,大家有非常明顯的失落感,替肖爾茨感到惋惜,覺得這麼一個務實的政治家被迫退出政壇很可惜。因為肖爾茨自己已宣告絕不會在下屆政府中擔任任何一個部長角色,同時也不會主導黑紅兩黨的組閣談判。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人們對梅爾茨有一種擔心,覺得梅爾茨相對來說還是一匹黑馬。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面,梅爾茨沒有說任何對中國比較親和的話,也沒有說出任何對中國惡意攻擊的話,但中國明顯表現出一種擔心。
如果最終選舉結果確實排除自民黨和莎瓦聯盟這兩個小黨,就會形成黑紅兩黨組成的一個大聯合政府,而這個大聯合政府肯定會是一個務實的政府。從對華政策來講,這個結果應該是對中方比較利好的消息。也就是說沒有綠黨參與的政府意味著德國的外交政策走向是去意識形態化,從意識形態化轉向務實。尤其是在國際大環境變化的情況下。
德國之聲:具體而言,黑紅政府的對華政策會是怎樣的呢?
辜學武:我估計未來德國對華政策,尤其是在經濟政策方面對中國會有很大的放松跡象。梅爾茨可能會去掉許多對中國投資的限制,也就是綠黨在中國戰略裡面提出的去風險的措施可能會淡化掉。也不排除梅爾茨會與馮德萊恩聯手,在美國施壓的情況下,重啟中歐投資協議談判。因為在美國大打貿易戰的情況下,德國除了和中國這個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強化合作以外,其他沒有出路。
既然沒有其他出路,它就必須要做很多事情。一是中歐投資協議的重新啟動,第二對中國企業投資歐洲和德國市場管制的放松,對出口管制的放松。這些都是企業最希望看到的事情。還有肯定要做的就是擴大中德之間技術和科技合作。以前在交通燈政府中,自民黨的意識形態化讓這個板塊受到很大的損害。
從具體分工來看,除了梅爾茨將出任總理外,我估計四個重要部門將在黑紅兩黨之間瓜分。外交部可能由基民盟掌管,2021年大選中敗北的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可能出任外長,社民黨籍現任國防部長皮斯托裡烏斯將繼續擔任國防部長。另外,梅爾茨一定會堅持讓經濟部掌握在基民盟手中,而財政部可能會由社民黨人士擔任。
德國之聲:您剛才談到在中國人們對梅爾茨有些擔心,有中國媒體把梅爾茨稱為德國特朗普,您怎麼看?
辜學武:任何中國媒體如果把梅爾茨當作德國的特朗普的話,那麼是大錯特錯。梅爾茨和特朗普最大的區別就是梅爾茨是建制派首領,而特朗普是反建制派領袖,極右勢力的代表,是讓美國再偉大運動的領袖。默爾茨雖然保守,但不管怎麼說他還是傳統的建制派。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