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崩壞 醫護出走!最新聲量調查:衛福部好感度受波及
農曆年後國內類流感疫情升溫,導致全台醫療量能爆出警訊,各地醫院的急診、加護病房陷入床位荒,部分醫學中心等待病床數更超過200張,創歷史新高,極度壅塞的狀況,令不少醫護人員發出求救訊號叫苦連天,台灣急診醫學會便罕見發文示警,盼從病房管理、健保給付調整、護理人力配置等方面入手,設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減少對醫療體系的衝擊。而行政院長卓榮泰事後召集相關官員開會表達關心,衛福部長邱泰源則開記者會對外說明,強調已3度找醫界開會,並提出短期3措施、長期2作法,然而仍有醫界人士不埋單直言「執行困難」。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運用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蒐集今年2月1日至2月24日衛福部開記者會當天的網路聲量數據,了解農曆年前後網路聲量趨勢,分析結果顯示,網路輿情對「急診壅塞」的討論,從2月初開始就逐漸發酵,調查期間內每日討論聲量逼近2500則,而在2月10日左右,即有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出面呼籲,全台醫療量能吃緊,當天急診室滿到推床全用光,有些插管患者只能躺地上,引發輿論譁然,成為當日熱門話題,隨後討論聲量連日創高,一度達單日近6000則。而在月底台灣急診醫學會發布求救聲明,點出台灣急診壅塞本質為急診住院待床壅塞,急診出口阻塞,急重症病人被迫滯留急診,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單日網路討論聲量進一步突破8千則,更引發卓榮泰召集衛福部官員會商、衛福部開記者會來因應,最高單日引發超過3萬則討論聲量。
網路數據分析結果發現,民意對於急診崩壞現狀表達高度不滿,在過去兩天中,網友們的討論留言風向,根據統計,在熱門的討論面向中,有高達18%的聲量聚焦批評「反諷是不是因藍白刪預算害的」,佔比最高;另外「批評執政黨只關心大罷免」、「表示中配依親將更消耗醫療資源」相關論述也分別有17%;15%民眾提出具體建議「認為應提高急診自付額」;12%指出「認為護理人員待遇太差」;還有9%「呼籲小病不要去醫院」;6%「反諷民進黨立委們在總統官邸烤肉」、「批評急診體系崩壞問題存在已久」等。總體而言,民眾對此議題的關注點相當多元,涵蓋政治決策、預算分配、移民政策、醫療資源管理等方面,且有不少留言內容並非口水或不理性謾罵,而是對於護理人員待遇、急診資源被濫用有著深刻理解,也關注實際問題,反映出大眾對醫療體系內部管理與資源分配議題的重視程度。
此外,進一步分析衛福部的網路好感度,原本衛福部的網路正面聲量略大於負面聲量,平均好感度還能達到1.1左右,但在台灣急診醫學會23日發布求救聲明後,輿論全面發酵後,衛福部的網路好感度驟降,來到0.38至0.44左右,尤其負面聲量的熱門貼文當中,有急診醫師大嘆「急診地獄」亂象,直指急診室擠爆,甚至有病患因空間不足,只能在走廊直接照胸部X光,而媒體進一步追蹤報導,解析現今台灣護理人力「入不敷出」的現況,也吸引大量關注。在這波討論中,醫界積極發聲,質疑衛福部在醫療體系管理、醫護人力配置等方面的政策有效性,認為現有措施未能有效緩醫療量能壓力,不得不慎。
全台各大醫院急診室壅塞問題引來網路輿情高度矚目,批評聲浪除了一般網友之外,還有不少聲音發自醫界,導致衛福部的網路好感度因此受到波及。由此可知,衛福部恐怕需要依照醫界建議,進一步強化醫療資源分流、改善醫護人員待遇,也要注意加強政策溝通,才能重建公眾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