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內馬爾在巴西用角球直接破網 看「奧林匹克進球」精髓

內馬爾在巴西用角球直接破網 看「奧林匹克進球」精髓

(「笑傲足球部落報」FB發行人龔義三及社長何長發與「樂聯網」連結,在此「龍來共發」分享國內外足球評論:)

 

重返故鄉巴西山度士俱樂部的內馬爾,2月23日在聖保羅州聯賽中靠他利用三次角球攻擊破網,客場以3比0擊敗利梅拉國際,使山度士名列B組第一位。此役,內馬爾兩次角球助攻,更發揮了一次角球直接破門,也就是被另稱之為「奧林匹克進球」。角球直接破門可遇不可求,甚至巴西老球王比利職業生涯中,也只進過一個「奧林匹克進球」,那是在對美國巴爾的摩海灣隊的一場友誼賽上。藉此發哥且論述「Olympic Goal」(奧林匹克進球)的精髓。

內馬爾兩次角球助攻,更發揮了一次角球直接破門,為山度士贏得勝利。(取自山度士社媒)

這還是內馬爾職業生涯第一次利用角球直接破門成功。2017年,在巴西國家隊一次訓練中,內馬爾曾射進這樣的「奧林匹克進球」。但在正式比賽上,2月23日才算是內馬爾第一次角球直接破門。內馬爾進球後,山度士俱樂部官方社交媒體上評論道:「內馬爾王子再一次贏得對手球迷的掌聲。一個歷史性的進球!」

 

比賽進行到第9分鐘,內馬爾左側開出角球,埋伏在前門柱附近的山度士前鋒蘇亞瑞斯甩頭攻門,首開紀錄。第27分鐘,內馬爾依舊在左側開出角球,皮球越過對方門將,在遠門柱上彈了一下,然後彈進網窩,他直接開角球成功破網而入。第32分鐘,內馬爾換右側開出角球,又是由蘇亞瑞斯第二門柱處高高躍起,將球頂進對方球門,將比數鎖定為3比0。全憑角球完成進1球2助攻,內馬爾踢了他回巴西後最好的一場比賽。

 

那為何在足球術語中,把角球直接破門被稱為「奧林匹克進球」?這個名詞起源於至今逾百年史了,即1924年,塞薩里奧.昂薩里(Cesario Onzari)代表阿根廷在對陣烏拉圭的比賽中利用角球直接破門,而就在這場比賽開始前的幾個月,國際足總才認定這樣的進球方式有效。鑒於烏拉圭是當時的奧運會足球衛冕冠軍,因此昂薩里這個歷史性的進球被稱為「奧林匹克進球」。從此在足球術語中,角球直接破門即被稱為「奧林匹克進球」。

 

事實上在足球比賽中,角球直接破門的進球數量並不算多,據統計,這類進球大約也有超過七百球。這樣的進球不僅讓比賽更加精彩,也讓觀眾更加興奮。而在角球直接破門的十大進球中,義裔澳洲球員布雷西亞諾的進球被記錄為最具標誌性的之一。還有義大利昔日巨星巴吉歐以其優雅的踢球風格和出色的角球技術著稱,他的角球破門進球也是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上世紀更早的球王普斯卡斯作為匈牙利足球員,在國際比賽中多次利用角球直接破門,為球隊踢入寶貴的進球。

 

在英超聯賽場上,巴西球員加布里艾爾是角球直接破門次數最多的球員。他在英超聯賽中的進球中,有88%來自於角球,這一比例在至少進10球的球員中是最高的。具體來說,加布里艾爾在英超聯賽中進了16個球,其中14個是利用角球直接破門。而在義甲聯賽中,美國名將普利希奇也是用角球直接進球最多的球員。世界足壇,角球直接破門的經典案例還有包括雷科巴、馬拉度納和卡洛斯名腳,他們皆曾在比賽中上演漂亮角球直接破門。

 

角球直接破門不僅需要球員具備出色的個人技術,多少還需要團隊的默契配合,為球隊帶來了勝利的希望。角球直接破門的進球雖然不多,但它們總是能給球迷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足球歷史上的經典瞬間。

 

而「奧林匹克進球」難踢的原因顯而易見,因為站在矩形球場中對方球門左側或右側的角落準備發角球,但主踢者所站的位置與對方球門位於同一水平線上,所以想直接進球便只能向著一個看不見的目標,用腳內側踢出弧線球。

 

在無風情況下,踢出弧線球只需在球上投入足夠的旋轉力即可。球在飛行過程中,氣流會通過球的兩側,一側的氣流會隨著球的旋轉而流動,而另一側則會阻礙球的運動,形成一層薄薄的湍流。形成的湍流會以一定角度拖曳空氣並將其偏轉回自身後方。而且,根據牛頓的第三定律,氣流會以相同的力量在與球的運動相反的方向上偏轉球體,使球體向氣流旋轉的方向偏移。

 

要角球直接破網,甚至還受到當場的風速風向,海拔高度,甚至濕度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球的飛行路徑。即使球員踢出了一記弧線球,球在不碰到任何防守球員的情況下直接進門的概率基本上很低,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球員會將角球踢向球門前與隊友戰術配合攻門,而不是直接射門的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