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梅爾茨是對華鷹派嗎?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文章以“梅爾茨是對華鷹派嗎”為題關注了在中國的德企對聯盟黨在大選中獲勝,社民黨可能成為其執政伙伴的反應。大選後第二天,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邀請德國大公司和中型企業中國區經理、商會和政治基金會在當地的負責人參加了一場早餐會。文章寫道:
“一些人認為,就德中經濟關系而言,大選結果不算太糟。對華持批判立場的綠黨和自民黨基本不會進入新政府,而社民黨則在雖有中國戰略,卻無一致對華立場的交通燈聯盟中一直保持與中國的良好關系。
“有待觀察的是聯盟黨的定位。目前,對華鷹派在黨內佔據主導地位。在默克爾擔任總理時期。該黨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與中國合作。如今,該黨重要的政治家預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在本個十年內入侵被中國視為分裂省份的台灣。”
文章接下來談到將出任總理的梅爾茨的角色。在今年一月的講演中,梅爾茨強調與中國的沖突,將中國與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相提並論,並警告企業不要在中國投資。但是,文章寫道:”令人懷疑的是,鑑於華盛頓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被視為跨大西洋主義者和美國朋友的梅爾茨是否能夠堅持這一方針。早餐會上,一名與會者說,梅爾茨的講話被北京領導層淡化為競選中的“民粹主義”,而他最近呼籲與美國保持距離的言論卻受到了好評。畢竟,在從政外還曾在多家公司監事會任職的梅爾茨也被視為對企業友好。”
文章認為,至少在短期內,對德國來說更大的風險不是與中國的貿易額,而是貿易額的下降。“早餐時,大家表示希望,盡管梅爾茨在地緣和安全政策上將自己展現為對華鷹派,但他會比綠黨經濟部長哈貝克等人更少地在經濟發展道路上設置障礙。”
中國的雙重表演
《日報》文章關注值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三周年之際,北京在俄烏戰爭中扮演的角色。習近平2月24日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並稱中俄是“患難與共、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真朋友”,“中俄關系具有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特戰略價值,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任何第三方影響。”
《日報》文章認為,“習近平和普京偏偏選擇周一慶祝兩國友誼,是一個極其可怕的信號。“
文章指出,”習近平和普京繼續肩並肩。但國際形勢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烏克蘭軍事形勢日益嚴峻;在華盛頓,特朗普總統對解決烏克蘭沖突的想法與中國人非常相似。“
另一方面,中國也在二月中旬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展開新一輪魅力外交攻勢。文章寫道:“外交部長王毅將中國描述為‘變化的世界中不可動搖的建設性力量’,並重申中國是和平調解大國。通常情況下,這會被視為虛偽。但考慮到萬斯的欺凌言論,中國的立場顯得頗為理性。”
文章說,”幾個月前看似離譜的事情現在完全可以想象:中國可能派士兵前往烏克蘭維和,並由此獲得前所未有的施壓手段,濫用歐洲安全利益以換取其在經濟和政治上做出讓步:中國讓俄羅斯遠離歐洲,只要歐盟國家不在聯合國安理會繼續譴責新疆或西藏發生的侵犯人權的罪行。“
不過,文章也指出,烏克蘭國內認為中國絕對是在幫俄羅斯。文章援引基輔新歐洲中心創始人阿廖娜·蓋特曼丘克(Alyona Getmanchuk)說,”他們也許不會盡一切可能幫助俄羅斯贏得戰爭。但他們正在竭盡全力讓俄羅斯不會輸掉這場戰爭。“ 她還表示,”俄羅斯是在朝鮮、伊朗和中國的幫助下打這場戰爭的。沒有他們的參與和支持,俄羅斯的處境將會完全不同。”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