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漫游:特朗普為什麼讓瓦文薩感到「恐懼和惡心」?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6年12月,在冰天雪地的渥太華,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一個采訪間裡,主持人基萬努卡(Nam Kiwanuka)問我:“ 有人會說,你選擇了新聞原則而不是你的家人,你怎麼解釋?”
當時我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奇怪,答案不是明擺著的嗎?幾天前,我獲得加拿大支持言論自由記者組織(CJFE)頒發的“國際新聞自由獎”。我在獲獎感言中說:言論是一切的開端,言論就是自由本身。為了言論自由,我切斷了和中國所有親人的聯系,“我切斷和你們的聯系,是因為我愛你們”。
我回答基萬努卡說:“我認為言論自由不僅僅是媒體人的事情,它關乎每一個人,包括我的家人。”
後來,這個問題的答案變得不再那麼理直氣壯了。當你意識到,自己和親人們都在一天天老去,此生可能永無見面之日時,警察和五毛經常用來加在異議人士頭上的倫理困境會變得越來越真實——他們說:你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帶給親人們這麼多痛苦,值得嗎?
我曾經在本專欄裡改寫薩特的設問:有一位年輕人,他的人生面臨一個抉擇:是回到家裡,在新年之夜和年邁的母親呆在一起,還是去參加一場他認為是正義的戰爭。
這個倫理困境的一個擴大版本是:你們為了實現西方人的政治主張——人權、民主和自由——而煽動無辜的中國民眾上街抗議,導致他們被抓被打被判刑,你們這是“吃人血饅頭”。
“吃人血饅頭”是一個被“五毛話語”扭曲了的魯迅小說典故。它在這套話語裡的意思是,異議人士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不顧他人的死活。
【長平漫游:他會回家過年嗎?】
特朗普版“人血饅頭”:“你在拿數百萬人的生命做賭注”
不只是中國的政治抗爭者遭受這樣的污名。本周一(3月3日),波蘭“團結工會”運動的領袖瓦文薩(Lech Walesa)和30多名前波蘭政治犯聯名致信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其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霸凌令人感到“恐懼和惡心”(horror and disgust)。
他們在信中寫道:“令人恐懼的是,在這次談話中,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氛圍讓我們想起了當年安全局審訊室和共產黨法庭上的場景。”共產黨官員“要求我們停止反抗活動,聲稱成千上萬無辜者因我們而遭受苦難。”特朗普以同樣的邏輯指責澤連斯基說:“你在拿數百萬人的生命做賭注。”
警察對異議人士的另一種心理戰是,你們的對抗是以卵擊石。政府掌控一切手段,你們沒有任何籌碼,甚至打死你就地埋了都沒人知道。
瓦文薩和和30多名前波蘭政治犯在致特朗普的信中也寫道:“當年,受專制政權警察指使的檢察官和法官告訴我們,他們掌控一切,而我們一無所有。”
跟所有霸凌者一樣,特朗普反復對澤連斯基說:“你沒有任何籌碼!你沒有任何籌碼!”顯然,這刺激了瓦文薩等抗爭者的政治創傷。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蘇聯及其操控的共產專制政黨波蘭統一工人黨的殘酷打壓下,波蘭團結工會展開艱苦卓絕的非暴力抗爭,最終為波蘭贏得了民主自由,激勵了整個東歐世界的反抗運動,促成了九十年代初蘇聯的解體。瓦文薩成為冷戰後波蘭第一位民選總統,更以人權抗爭英雄名垂青史。
專制者金正恩有自己的正裝,戰時總統澤連斯基也有自己的正裝
瓦文薩在他的Facebook頁面上發布了這封信,並附上了一張他與特朗普合影的照片。照片上,身著正裝的瓦文薩坐在一把椅子上,特朗普身穿燕尾服、滿臉堆笑地躬身站在椅子後面。
在媒體報道中,這暗示了白宮爭吵中澤連斯基著裝之爭。澤連斯基剛剛到達白宮時,特朗普嘲笑他說:“哦,你穿得這麼隆重。”這一點顯然被他特別欣賞的右翼電視節目“真實美國之聲”(Real America Voice)的記者格倫(Brian Glenn)敏銳地捕捉到了。在爭吵的過程中,格倫自以為得計,質問澤連斯基:“你為什麼不穿正裝?你在這個國家最高級別的辦公室,但你不穿正裝。你有正裝嗎?”
此時,丘吉爾的雕像正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們。據稱特朗普視丘吉爾為自己的偶像,特意找出他的雕像來放在橢圓形辦公室。但是,他和格倫顯然都不了解丘吉爾,也對歷史一無所知。
事後很多人給他們講解歷史知識:1942年,丘吉爾穿著他的“警報套裝”(Siren Suit)——一件可在空襲時一分鐘內穿上的連體服裝——前往白宮拜會美國總統羅斯福,希望說服他加入戰爭。
順便提一下,我在前一篇文章中寫到的南卡羅來納州資深“鷹派”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也曾在基輔聲稱他想到了丘吉爾抵抗納粹侵略。如今他則高喊為“我從未像現在這樣為總統感到驕傲”。
【長平觀察:特朗普“龍顏不悅”,就可以中止烏克蘭軍援嗎?】
也曾西裝革履、眉清目秀的澤連斯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留起了絡腮胡須,進行外交訪問時常穿著橄欖綠服裝,上面印有烏克蘭三叉戟。據報道,他以此提醒人們,他的國家正處在戰爭之中,他時刻和前線的士兵站在一起。
也就是說,作為戰時總統,軍綠裝就是澤連斯基的正裝。毫無同理之心的霸凌者,以為只有他們穿的西裝才是正裝。哦,這樣說也不對——1979年鄧小平訪問白宮,以及四五年前金正恩和特朗普會面的時候,穿的可都是他們自己的正裝中山裝哦。放心吧,在那樣的場合,特朗普不會嘲笑,格倫也不會質問。
“應當感謝的是那些英勇的烏克蘭士兵”
在這場爭論中,特朗普和副總統萬斯一再責備澤連斯基對美國以及他們自己沒有表達足夠的感激之情。瓦文薩和他當年的戰友們,在信中對此表示憤怒和難以置信。
在這封聯署信中,他們寫道:“應當感謝的是那些英勇的烏克蘭士兵,他們為保衛自由世界的價值觀流血犧牲。” 他們說:“我們無法理解,一個象征自由世界的國家的領導人竟然看不到這一點。”
很多特朗普的支持者也認為,澤連斯基前來求助,就應該卑躬屈膝,感激涕零。他們似乎認為,美國成為世界最強大最富裕的國家,都是MAGA們(特朗普的支持者)臉朝黃土背朝天掙出來的,美國維持國際秩序都是恩賜。事實上,美國是自由世界秩序最大的受益者。在擊敗蘇聯的共產專制過程中,西歐和其他地區的同盟國家也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聯署信回顧了美國前總統裡根在二十世紀80年代對蘇聯反對者的支持。信中寫道:“裡根總統深知,在蘇聯及其所征服的國家裡,數百萬被奴役的人民正在受苦,其中包括數千名政治犯,他們為捍衛民主價值觀付出了自由的代價。” 裡根也深知,投資支持全球人權,美國將會收獲巨大的回報——冷戰後至今的歷史,也證實了他的遠見。
聯署信警告說:“二十世紀的歷史表明,每當美國試圖遠離民主價值觀和歐洲盟友,最終都會威脅到自身的安全。”
特怪的是,MAGA們一方面懷念裡根時代美國的強大,一方面又支持特朗普和裡根的外交政策背道而馳。
就算沒有能力遵守《布達佩斯備忘錄》了,美國不應該向烏克蘭道歉嗎?
烏克蘭並不是天生弱國。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成為世界第三大擁有核武的國家。為了支持核裁軍,促進世界和平,在俄羅斯、美國和英國的竭力說服和安全保證之下,烏克蘭同意將其核武庫存有效地轉讓給俄羅斯。這就是1994年這幾個國家鄭重簽署的《布達佩斯備忘錄》的內容。該備忘錄說:“考慮到烏克蘭承諾在規定時間內從其領土上消除所有核武器”,簽約國“重申它們對烏克蘭的承諾,尊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現有邊界”,並確認不僅“它們有義務不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使用武力或進行武力威脅”,而且,如若烏克蘭面臨或遭到侵略危險,它們將立即推動聯合國安理會采取措施對烏克蘭提供援助。
這類國際條約的確難以具備法律約束力,流氓國家都可以隨時撕毀。普京撕毀在先,特朗普緊隨其後。他的支持者說,美國援助已經夠多了,無法繼續下去。這當然不是事實,只要落實對侵略者俄羅斯和違規者中國的制裁,戰爭就可能提早結束。即便真的無力援助了,難道不應該是作為說服烏克蘭放棄核武器並作出安全承諾的美國對正在為此付出血肉代價的烏克蘭人道歉嗎?
再說,根據媒體透露的“礦產協議”內容,特朗普是要烏克蘭用礦產歸還拜登政府對烏克蘭的所有軍事援助,而且不承諾未來的安全保障。這樣的話,美國就半點也沒有遵守《布達佩斯備忘錄》的承諾了,而且還趁火打劫進行殖民瓜分,到底誰不尊重誰,誰該道歉呢?
一個人可憐的自尊心和24萬烏克蘭難民的身家性命
對於霸凌者來說,自大和自卑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這導致他們都有可憐的自尊心。
十多年前,上海兩個國保警察對我說:“你不尊重我們。”我爭辯道:“我沒有啊。”他們說:“你看不起我們。”我說:“我什麼都沒有說啊。”他們說:“我們知道你心裡怎麼想,你看不起我們。別以為只有你懂道理,我們也讀了很多書!”
為了這點可憐的自尊心,他們開始教訓我。我心裡的確看不起他們,但是在他們巨大的權力面前,我誠惶誠恐,盡量表現得畢恭畢敬。但是,偶爾實在忍不住的時候,也會說出冒犯他們的話來。然後,他們變本加厲地展現淫威。
我相信澤連斯基的處境也是這樣。從特朗普可能再次當選開始,他就盡最大的努力滿足這個自戀者的權力欲,表現出尊重和服從的意願,並反反復復表達感激。
這樣的場景我們都不陌生:校園霸凌者可能會把受害者踩在腳下,要求他屈辱地叫“爸爸”,受害者無奈之下,也只能屈從。霸凌者以勝利者的姿態,寬宏大量地放過受害者。
為了他那點可憐的自尊心,特朗普甚至要剝奪24萬烏克蘭難民已經獲得的居留身份。他要把他們扔到普京的導彈之下嗎?澤連斯基在白宮受盡屈辱,卻還要主動表達歉意,並又再三致謝,終於獲得霸凌者諒解,表示同意繼續去搶劫烏克蘭的礦產。
美國“第51州”的州長或者市民特魯多也可能為自己的鄙視遭到報復
在那個獲獎感言中,我用一句話同時諷刺了三個國家的領導人。我說:“想要建牆的特朗普先生還得虛心向中國領導人學習,否則他沒有機會被特魯多總理稱為‘卓越領袖’( remarkable leader)了。”
此前不久,2016年6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加拿大時,對提問加拿大記者大發雷霆,指責說:“你了解中國嗎?你去過中國嗎?……你沒有發言權,而中國人有發言權。”今天,很多特朗普的支持者也用這樣的邏輯來指責外界的批評了:“你們不了解美國,只有美國人才了解美國。”當然,他們說的“美國人”並不包括將近一半的反對者,其中有無數專門研究美國的專家學者。
當時,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還希望討好特朗普,稱他為“卓越領袖”。八年後的今天,他也實在不能假裝尊重了,開始直截了當地對特朗普的領導作為表達鄙視。
霸凌澤連斯基不會讓特朗普和萬斯就此止步。未來如果他們能夠做到,美國“第51州”的州長或者市民特魯,也請准備好為你的鄙視付出代價吧。
作者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 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