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台電虧、電價漲、肺癌風險升 張啓楷轟:這就是綠電的代價?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7)日進行國發會電力政策規劃報告,立委張啓楷痛批現行能源政策不僅目標不切實際,更導致全民承擔高電價、火力發電導致空污、企業成本暴增等多重壓力,甚至直指「綠電是神主牌、火電當提款機」,要求政府正視能源現實,重新啟動核電選項。
張啓楷指出,依國發會「2050淨零排放」規劃,屆時再生能源占比將達60~70%,換算供電需求高達3000至3500億度電,卻忽略目前技術與土地資源所面臨的天花板。根據中研院評估,再生能源實際可用上限僅約1000億度,去年全台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也僅11.9%,遠低於目標。
「如果完全靠太陽能來供應台灣用電,會需要10.5個台北市的土地面積」,簡報中引述童子賢的說法,指出能源規劃已嚴重脫離現實,甚至將30%平原面積鋪滿光電板,形同「侵蝕人民生存空間」。
張啓楷更以國際公衛研究指出,每增加1kW燃煤裝置容量,將顯著增加民眾罹患肺癌風險,痛批政府一邊高舉綠電旗幟,一邊卻讓火電越燒越多,將全民健康與荷包當犧牲品。
↑(圖片由張啓楷辦公室提供)
除健康與空污問題,委員亦關注台電連年虧損,電價持續調漲,企業碳費負擔不斷加劇。根據簡報數據,台灣2023年「零碳發電占比」僅16.9%,遠落後歐盟的65.4%與全球平均的36.6%,導致國內企業在國際競爭上被課以更多碳排成本。
國發會遭質疑「推綠電、卻害全民漲價、企業跳腳」,根本無法兼顧民生、產業與環境三者平衡。
為此,張啓楷呼籲政府應立刻檢討能源政策,包括:一、重啟核電公投,尋求民意授權;二、檢視核二、核三、核四安全性,加速規劃重啟評估;三、儘速推動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建置,突破核電發展障礙。
張啓楷強調,若能源政策繼續由意識形態主導,終將拖垮國力與民生,「政府不能再用全民健康與荷包去換綠能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