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緬甸強震致逾千人死亡:軍方罕求援 多方急響應

(德國之聲中文網)緬甸當地時間周五(3月28日)中午發生7.7級強烈地震。緬甸軍政府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確認1002人遇難,2376人受傷,另有多人失蹤。軍方領導人敏昂萊表示,災情分布廣泛,傷亡人數恐將進一步上升。

地震亦波及鄰國泰國,尤其是人口密集的曼谷。一座在建摩天大樓倒塌,造成至少10人死亡,另有多達100名建築工人被困廢墟。

此次地震是緬甸數十年來最強烈的一次,全國多地大量建築物倒塌,交通與通信受阻。橫跨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已有近百年歷史的緬甸地標建築阿瓦橋(Ava Bridge)斷裂。紅十字與紅新月會聯合會表示,曼德勒(Mandalay)機場也傳出受損的消息,這可能會妨礙救援工作,同時曼德勒大學和皇宮也報告有損毀。多年內戰使緬甸的醫療和交通系統嚴重受損,令這場自然災害的後果雪上加霜。
在首都內比都,法新社記者觀察到:道路開裂、房屋倒塌;一家醫院的急診入口被震塌,患者只能在戶外接受治療。全國多地停電,仰光部分地區每日僅有4小時供電。

地震專家分析成因

此次強震震中位於緬甸中部城市實皆(Sagaing)附近。緬甸位於實皆斷層(Sagaing Fault)上,這是印度板塊與巽他板塊之間的一條主要南北走向的斷層。法新社介紹,該斷層“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走滑斷層之一”,因為它靠近緬甸仰光、曼德勒以及首都內比都等人口密集的主要城市。地震學家認為,該斷層結構直線且簡單,可能導致強烈震動。

據美聯社報道,英國地質調查局的地震學家巴普蒂(Brian Baptie)表示,這次地震可能是斷層上長達200公裡的部分發生斷裂,持續時間超過約一分鐘,有些地方斷裂滑動達5米,導致了劇烈地震動,而當地多數居民居住在木結構和未加固磚石結構建築中。他補充道:“當一場強震發生在人口超過一百萬、且許多人住在易損建築的地區時,後果往往是災難性的。從初步報告來看,這次似乎就是這種情況。”

緬甸周五發生地震後,整個東南亞地區均有明顯震感,從印度、孟加拉國到中國西南地區、柬埔寨和老撾皆有相關報告。

軍方罕求援 戰火仍未停

這場災難規模之大,使緬甸軍政府罕見地向國際社會發出援助請求。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表示“歡迎任何國家、任何組織前來救援,所有援助通道已全面開放。”

自2021年2月緬甸軍方推翻昂山素季的民選政府以來,該國一直處於內戰狀態:緬甸軍方正在與由來已久的民族武裝以及新興民主武裝團體作戰。前美國特種部隊士兵、“自由緬甸游騎兵”人道組織創始人尤班克(Dave Eubank)向美聯社表示,緬甸軍方在地震之後仍在發動空襲——在北部克倫尼邦(Kayin,也稱Karenni)和南撣邦(Southern Shan)進行了三次空襲,這兩個邦都與曼德勒邦接壤。 尤班克還介紹,他所在的區域,大多數村莊早已被軍隊摧毀,因此地震的影響相對較小。 他補充說,緬甸政府軍已經失去了對大片國土的控制,許多地區對援助組織來說極其危險,甚至無法進入。

據聯合國人道機構統計,緬甸內戰已導致全國有近2000萬人需要援助,其中有超過350萬人流離失所。世界糧食計劃署駐緬甸副國別主任馬修(Sheela Matthew)表示,此次強震無疑讓緬甸雪上加霜。 “盡管受災的全貌仍不明朗,但我們大多數人從未見過如此嚴重的破壞。”國際計劃組織駐緬甸主任雅庫布(Haider Yaqub)在仰光如是表示。

多國響應馳援

鄰國印度首批援助物資已於周六運抵仰光,包括衛生包、毛毯、食品等。新加坡、馬來西亞與俄羅斯也向緬甸運送了承載救援物資和人員的飛機。韓國外交部周六表示,政府將通過國際組織向緬甸提供首筆200萬美元資金,作為幫助緬甸救災的初步援助。歐盟也表示願意提供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亦表態稱:“我們已經與緬甸溝通,我們會提供援助。”

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新聞發言人李明周六表示,應緬甸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決定向緬甸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派出兩支救援隊,提供帳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飲用水等災區急需物資。據中方介紹,首支救援隊已於3月29日抵達仰光,此前,雲南省救援醫療隊已“第一時間抵達仰光”。另外,中國政府首批援助物資計劃於31日啟運,中方還將視緬方需要繼續提供援助。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證實,緬甸事實政府已經提出了國際援助的請求,並與聯合國駐緬甸團隊取得聯系。聯合國已從緊急救濟基金中初步撥款500萬美元,以支持救援行動。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