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歐洲制裁俄羅斯別忘了中國的角色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特朗普政府的支持下,普京已經贏得了烏克蘭戰爭的勝利。他隨時可以以停火為條件,全部或者部分得到已經控制的烏克蘭領土,並確保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而烏克蘭希望在歐美幫助下把侵略者從自己的國家趕走的夢想已經破碎了。
但是,普京還不滿足,他正在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他提出的停戰要求包括解除針對俄羅斯國有農業銀行的制裁,並將其重新接入國際資金結算系統(SWIFT)。普京還提議對烏克蘭實施國際臨時托管,並舉行新的選舉。這就意味著由國際社會認定領導烏克蘭人民抗擊其侵略的澤連斯基為非法總統。
好消息是,歐洲領導人本周在巴黎舉行會議後承諾幫助烏克蘭強化其軍事力量,使烏克蘭未來擁有足夠的自衛能力,同時強調繼續制裁俄羅斯。
盡管強化軍事力量成為歐洲各國共識,不過是否直接出兵烏克蘭仍有爭議。在我看來,這個爭議不是壞事。特朗普政府對北約目標的偏離,給歐洲帶來巨大的防務壓力,似乎讓人覺得忘記歷史理所當然——今日歐洲的“和平主義”並不是因為歐洲人在發展軍事方面太“懶惰”,而是因為他們曾經太“勤奮”了。
在再次“勤奮”強軍之前,至少可以繼續檢視和平的力量還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普京作惡。
俄羅斯並不是一架戰爭永動機,早有專家預測,“俄羅斯的蘇聯時代裝備庫存將在2025年底或2026年耗盡”。歐洲國家雖然不能像美國那樣充分地為烏克蘭補充武器,但武器只是戰爭的一個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
特朗普成功地將輿論焦點轉移到美國和烏克蘭、歐洲、加拿大、巴拿馬及墨西哥的關系上,不僅讓普京坐觀其成,而且讓普京“真正的朋友”習近平成為大家都想要爭取的對象,而中國政府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中的作用,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孫子兵法》記載:“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因此中國古人常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斷其糧道,餓敵必擊。
俄羅斯的糧草來自哪裡?它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之一,但是得有買主。由於對其入侵烏克蘭的制裁,自2022年以來,西方民主國家和俄羅斯的貿易量急劇下降,而中國、印度和土耳其則成為經濟“救世主”。中國更強調“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據報道,中國不僅全面提升中俄經貿關系,向俄羅斯的戰爭努力提供了大量資金,同時還積極幫助俄羅斯規避西方制裁,向俄羅斯軍隊提供可用於戰場的無人機、芯片、以及制造武器所需要的機床等。在烏克蘭戰場上發現的俄羅斯武器中大約60%的外國零部件來自中國。
根據新華社報道,2023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突破2400億美元,提前一年完成雙方的既定目標,兩國公司間超90%的結算以本國貨幣進行。中國已連續13年穩居俄羅斯最大貿易伙伴。2024年中俄貿易額再度刷新歷史紀錄,達到2448.19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9%。
中國企業向俄羅斯出口機床、電子設備、半導體等軍民兩用物資,間接支持俄軍工業生產。而人民幣結算讓俄羅斯繞開美元體系,降低西方制裁的沖擊。
歷史經驗表明,只有當政治和經濟的代價足夠高昂,侵略者才會回到談判桌前。如果中國持續支持俄羅斯,普京沒有停戰動力,只會貪得無厭,以戰爭長期化來獲取更多利益。
“搬不走的好鄰居”,“患難與共的真朋友”
普京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同時,中共政權也將成為贏家。
烏克蘭戰爭的本質是俄羅斯和中國聯手與西方之間的較量。如果俄羅斯贏得戰爭,意味著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遭遇重大挫折,而這將直接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
如果西方無法阻止俄羅斯的侵略,習近平可以進一步確認特朗普在台灣問題上不會進行直接軍事干預,“解放台灣”的戰機擺在他的面前。
歐洲大幅增加軍費支出之後,經濟方面可能進一步依賴中國市場,中國可趁機擴大在歐洲的影響力。
有人認為,特朗普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舍棄烏克蘭,冷落歐洲,聯手俄羅斯,擊潰中共。這個邏輯鏈條中“腦補”太多。毫無疑問,俄羅斯的勝利將使中俄戰略聯盟更加鞏固。
特朗普一再單方面對習近平和普京示好,習近平上個月則在電話中對普京深情表白:“歷史和現實昭示我們,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鄰居,是患難與共、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真朋友。”
這兩個“真朋友”將於5月9日在莫斯科見面,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他們會一起慶祝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勝利嗎?
作者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 ·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