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南方視角】反毒這條路,他們如何堅持下去?

南部最大聲   記者曾志豪/高雄 報導

近年來,毒品問題逐漸年輕化,如何有效推動反毒教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本集《南方視角》特別邀請台灣無毒世界協會秘書長陳怡君,分享協會的努力與願景,並探討創新的反毒宣導方式。

協會成立背景與核心使命

台灣無毒世界協會由吳玉珍醫師於2013年發起,基於「教育取代懲戒」的理念,結合醫療、教育及社福領域專業人士,推動源頭防制,並致力於提供科學化的反毒教材與社區支持系統,阻斷毒品接觸鏈。

「我們的願景是讓台灣成為無毒家園,並擴展至全球。」陳怡君表示,協會參考國際「Drug-Free World」的理念,透過社區扎根方式,逐步向外擴展。目前,協會已在全台設立28個據點,每年觸及超過10萬人,並於2023年與日本、韓國NGO簽署亞洲反毒聯盟備忘錄,深化國際合作。

分齡分眾,量身打造反毒教材

協會的教育對象涵蓋兒童、青少年、志工與社區長輩,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專屬教材。例如:

  • 兒童:透過繪本與魔術劇場,如《小魔藥師的選擇》互動劇,提升學童對毒品危害的認知。

  • 青少年:利用VR模擬吸毒後果,並舉辦短影音挑戰賽,讓青少年在趣味競賽中學習。

  • 長輩:社區藥頭辨識工作坊,協助家庭建立預警機制。

陳怡君分享,高雄某高中曾經因毒品問題頻傳,協會培訓了50名「反毒青年大使」,透過同儕影響力降低學校對毒品的抗拒感,最終使校內藥物濫用通報率下降40%。

創新宣導方式,提升互動與參與度

「傳統的反毒宣導往往過於嚴肅,我們希望透過創新方式,提高參與者的興趣。」陳怡君介紹協會近期的創新宣導方式,包括:

  • 科技應用:使用AR擴增實境展示吸毒對人體器官的影響,並推出LINE「反毒機器人」,提供即時諮詢。

  • 跨界合作:與霹靂布袋戲合作推出《拒毒英雄》特輯,成功吸引傳統文化愛好者關注。

  • 教材國際化:協會參考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框架,開發「毒品偽裝辨識卡」,獲教育部納入補充教材。

公私協力,擴大反毒影響力

在政府合作方面,協會與衛福部共同推動「藥癮者家庭支持計畫」,有效降低再犯率,並與法務部合作,於監所開設反毒課程,使受刑人參與後的復吸率下降25%。

學員培訓與應用實例

協會提供系統性的反毒培訓課程,包含三階段模式:

  1. 知識學習:認識毒品種類與危害。

  2. 情境演練:模擬拒毒技巧。

  3. 實習應用:學員需完成至少20場社區宣導,並設計具量化指標的反毒企劃。

「我們的一位學員曾發起『電競反毒聯賽』,將拒毒觀念融入遊戲關卡,吸引超過3,000名青少年參與,證明創新方法能有效提升教育效果。」陳怡君強調。

面對新興毒品快速變異的挑戰,協會計畫:

  • 開發AI反毒導師,透過聊天機器人提供個人化反毒諮詢。

  • 擴大新住民族群服務,開發多語教材,提高跨文化影響力。

  • 深化ESG企業合作,確保資金穩定,持續推動偏鄉反毒教育。

「反毒不是單靠說教,而是要提供孩子『拒絕的勇氣』。」陳怡君最後呼籲,反毒是一場全民運動,協會也歡迎更多志工與企業加入,一起打造無毒家園。

節目詳情

《成功電台》
播出時間:3月30日中午12點10分-12點40分
收聽頻道 成功電台AM936
直接線上收聽 

《南部最大聲》
 fb粉絲專頁
3月30日網路新聞報導 
 You Tube  

若錯過節目播出時間,3/31   17:00以後在成功電台官網-「隨選隨聽」收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