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中國三大航司連續五年虧損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三大國有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和中國東方航空於本周公布2024年財報,顯示連續第五年出現虧損。盡管全球航空業在2023年已實現盈利,但中國三大航司仍未能擺脫虧損困境。

虧損縮小但挑戰依舊

2024年,這三家航司的平均虧損從2022年疫情最嚴重時期的50億美元縮減至2.86億美元。其中,中國國際航空虧損2.3億元人民幣(約合3166萬美元),較2023年的10.4億元人民幣虧損大幅收窄,並較2022年高達390億元人民幣的虧損減少99%。

中國南方航空作為中國運力最大的航司,在2024年虧損17.7億元人民幣,相較2023年的41.4億元人民幣虧損有所改善。然而,該公司仍面臨國際市場復蘇緩慢、航空零部件價格上漲及人民幣貶值等經營壓力。

中國東方航空的虧損也有所減少,2024年虧損42億元人民幣,相較2023年的81.7億元人民幣有所收窄。該公司表示,中國民航業仍面臨巨大運營壓力。

國際航線恢復緩慢

盡管中國的國內航班運力已超過2019年水平,但國際航線的恢復速度仍然落後於全球市場。截至2024年3月,中國國際航班座位總數仍比2019年同期低20%。受經濟壓力及地緣政治緊張影響,中國航空公司的國際航線需求仍未完全恢復。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指出,國內市場競爭激烈,許多航空公司仍在使用原本用於國際航線的寬體機執飛國內航班,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供需失衡。

延申閱讀:西方航空公司為何縮減中國航班?

票價下滑 影響盈利

亞洲航空市場的需求依然強勁,但機票價格持續下降。2024年,中國南方航空和中國國際航空的衡量票價的關鍵指標——年度客運收益率分別下降了12.7%和12.4%。

航班數據平台“飛常准”顯示,2024年中國國內經濟艙平均票價同比下降12.1%至767元人民幣(約合105美元),進一步壓縮航空公司利潤空間。此外,中國國際航班票價同比下降32%,而整個亞洲市場平均降幅僅為12%。

盡管中國三大航司的客運收入在2024年有所增長,主要得益於國際航班運力的恢復,但匯豐銀行在今年1月表示,由於中國經濟疲軟,航司若試圖提高票價,可能會影響旅行需求。

俄羅斯領空禁令幫助中國航空公司贏得競爭

(綜合報道)

DW中文有 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