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德國大學免費 留學生仍促進經濟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位於科隆的德國經濟研究所(IW)上周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國際學生不僅為德國財政帶來了數十億歐元的收入,還促進了經濟增長。如果這組人群畢業後至少中期性留在德國工作,以上效果將顯得更為突出。
研究人員通過算式得出,2022年在德國入學的7.9萬名國際學生,畢業後走上社會工作一段時間後,其繳納的稅款和社保金,會比他們所獲得的福利多出近155億歐元。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委托經濟研究所進行了這次調研。德國學術交流中心主任穆克吉(Joybrato Mukherjee)在聲明中表示,研究結果表明,“國際學生在許多方面都是我們國家的財富,不僅在學術上如此,在經濟上也是如此。”
德國有不錯的吸引力,足以鼓勵國際學生畢業後留下工作。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22年的一項研究,2010年持學生簽證來到德國的人群中,大約45%在10年後仍然留在德國,在國際比較中,這是相當高的比例。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分析表明,如果這樣推算,國際學生繳納的稅款和社保費用遠遠超過他們接受教育的成本。新的研究還推算得出,如果40%的國際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只需留在德國工作三年,他們繳納的稅款和社保費用便足以抵消國家為他們支付的教育成本。
除了對國家財政帶來積極影響外,國際學生還起著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根據采用OXFORD模型的計算,由於人口結構變化,未來十年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率每年將下降約0.5個百分點。而僅憑每年約7.9萬名國際學生入學,且他們畢業後在德國工作一段時間,便可以抵消20%的降幅。對經濟而言,這一變化強勁而有力。
為什麼國際學生選擇德國?
國際學生選擇來德國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國的大多數高校都不收取學費。當年來自埃及的大學生埃拜德(Younis Ebaid)於2021年搬到德國南部城市英戈爾施塔特(Ingolstadt),在該市的應用技術大學(THI)攻讀汽車工程的碩士,現已畢業。這位28歲的軟件工程師對德國之聲表示,“我當時的首選是英語國家,但學費實在是太貴了,”“德國是最實惠的選擇。”他說,“我們每學期只需支付60歐元,這甚至比埃及的大學還便宜。”
此外,只有14萬人口的英戈爾施塔特也是有吸引力的城市,它是奧迪(Audi)汽車的總部所在地,該公司資助了高校的大量研究項目。埃拜德表示,他的許多教授都有在這家著名的汽車廠商工作的經驗。“基本上整個城市都充滿了汽車工業的氛圍,所以這裡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他補充道。
他們在學習期間已做出經濟貢獻
然而,巴伐利亞州的生活成本很高,比埃及高出好幾倍,因此,即便不交學費,埃拜德也得為生活奔波。通過大學服務部門的推薦,他在慕尼黑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兼職軟件開發的工作。
德國經濟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蓋斯-托內(Wido Geis-Thöne)表示,這是研究中最大的意外發現:“國際學生在學習期間就已經對經濟作出貢獻,因為很大一部分人會半工半讀。”
不過,真正的挑戰在畢業之後。一旦畢業,外國學生就只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走上就業市場。
目前,德國汽車行業正經歷低迷階段,何時走出低谷尚無人知曉。奧迪和大眾汽車公司在過去幾個月裡都公布了裁員計劃。
“我剛到德國時,經濟狀況還不錯,”埃拜德回憶道,“但等我2024年碩士畢業時,德國經濟開始下滑。我花了8個月才找到這份全職工作。”
在找工作期間,埃拜德通過在餐館和酒店打工維持生計。但如今,埃拜德成為了一家印度跨國公司的軟件開發工程師,該公司為德國汽車制造商提供軟件服務。“我很幸運,”他說,“這家公司是少數幾個仍然能接到項目的企業之一。”他還提到,一些同學已經找了一年以上,仍未找到工作。
留,還是不留,都對德國有利
埃拜德的經歷與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蓋斯-托內(Geis-Thöne)表示,在過去十年裡,德國努力建立法律框架,讓外國學生能夠留在德國。“ 他說,在英美國家,並不是所有地方都真心希望國際學生留下來,”他說,“有時甚至會有法律障礙。”
在其他國家,。埃拜德對此深有體會,他說“在我看來,德國現有的體系已經非常完善,我的大學提供關於如何准備簡歷、如何在面試中表現出色的信息,頻頻舉辦進入德國就業市場的研討會。他們每年都組織一次招聘大會,主動把企業帶進校園。”
至於怎樣幫助大學畢業生,包括外國學生,更好地融入勞動力市場,德國經濟研究所提出了多項建議,其中包括“有針對性的移民促進政策”。該經濟研究所認為,培養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本身就對德國有利,因為這不僅能加強德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系,還能在學術界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無論這些學生最終選擇留在德國,還是學成歸國。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Ben Knight , 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