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無人機快遞美國重啟測試 預定今年底拓展至國際市場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在經過數月停擺後,亞馬遜(Amazon)正式宣布於美國德州學院城(College Station)與亞利桑那州托勒森(Tolleson)重新啟動旗下Prime Air無人機配送服務,這項備受市場矚目的「無人機商業化計畫」再度進入實地測試階段。
亞馬遜於今年一月暫停無人機配送,當時正針對MK30新型無人機進行軟體升級,因發現該機型的高度感測器在多塵環境中可能產生錯誤讀值,導致飛行系統對地面距離判斷失準;儘管當時未釀成實際安全事件,但亞馬遜表示,出於對安全的高度重視,決定主動暫停服務。
Prime Air發言人扎米特(Av Zammit)透露,軟體更新已於上週完成,並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核可,符合復飛標準。自Prime Air恢復運作後,無人機配送需求呈現「空前增長」,負責該計畫的亞馬遜高層David Carbon在LinkedIn發文表示,一架無人機在亞利桑那,成功於31分30秒內送達一瓶ZzzQuil助眠藥物至顧客家門口,雖未透露飛行距離,但突顯Prime Air對「30分鐘內送達」願景的實踐進展。
事實上,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自2013年起推動無人機計畫,實際商業化進度進展十分緩慢。除上述兩地外,原本位於加州Lockeford的測試站於去年4月關閉,且為了配合執行長Andy Jassy的成本控管策略,2023年無人機部門甚至遭遇一波裁員潮。
據悉,亞馬遜的長程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每年5億件無人機遞送包裹任務,並評估拓展至英國市場的可能性。美國交通部長 Sean Duffy日前亦親訪Prime Air設施,顯示此計畫正獲得美國政府更高層級的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MK30在測試期間曾出現數起事故。根據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報告,今年2月,一架無人機在奧勒岡州Pendleton測試場地發生重大損毀。此前亦曾因軟體錯誤導致墜機,甚至在模擬螺旋槳失效情境下,出現空中相撞事件;然而亞馬遜表示,這些測試事故與暫停服務決策無關,並屬於「極限驗證過程」的一環。
為降低對居民生活影響,亞馬遜特別針對德州地區的噪音反應,調整MK30設計以降低飛行聲量,並預計在今年稍晚遷移無人機營運基地至遠離住宅區的新址。在全球電商競爭與即時配送需求日益升溫的背景下,亞馬遜無人機項目能否從實驗階段走向規模化應用,將成為觀察未來物流科技發展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