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農田訪談:美國農民能承受特朗普關稅戰的後果嗎?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是二月的一個周五早晨,我們正驅車穿越馬裡蘭州,與美國種植大豆的農民交談。

此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剛剛宣布計劃對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歐盟和中國在內的多個主要貿易伙伴實施大規模貿易關稅。

走過大片的玉米田和大豆田,我想知道農民們對這些新政策有什麼看法。他們能否應對特朗普政府帶來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在美國農業社區中享有強大支持率,他經常表示自己理解農民的困境。然而,這一次,許多農民陷入迷惘,因為貿易戰和關稅爭端的陰影籠罩著他們的生計。

威爾金斯:特朗普對農民有“深厚的感情”

距離華盛頓特區兩個小時的車程,我抵達了格林伍德( Greenwood)。在這裡,我將見到理查德·威爾金斯(Richard Wilkins),一位自1973年以來一直從事大豆種植的農民。

由於正值冬季,他的農田閒置待種。威爾金斯通過弗吉尼亞港口出口部分大豆,使其進入全球市場。

他認為,美國通過廣泛開放市場,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進口商品進入,並鼓勵其他國家也采取相同的做法,給予美國市場准入。

“我們當初的期望是,這種榜樣作用能促使其他國家效仿,並給予我們進入其市場的機會。如果為了實現全球自由競爭,需要關稅作為手段,那我完全支持特朗普總統。”他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表示。

因此,威爾金斯認為,他和其他美國農民仍然“堅信”特朗普對美國農民有“深厚的感情”。

梅西克:特朗普的決定讓我感到不安

27歲的喬希·梅西克(Josh Messick)來自薩塞克斯縣。他從12歲起就和家人一起務農。家族農場佔地1,200英畝,主要種植玉米、大豆、小麥和大麥。梅西克對當前的市場波動感到擔憂。

“現在確實是個令人害怕的時期。你不知道該現在就簽訂玉米銷售合同,還是等到秋天,甚至等到收獲季再決定。我只能相信特朗普會支持我們。”他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說。

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對農民的全面影響可能要等到下一個收獲季才能顯現。在短期內,如果出口減少,一些農產品可能會變得更便宜。

在1月20日向美國國會發表的就職演說中,特朗普表示,農業進口損害了美國農民,並敦促他們“耐心等待”,讓他來保護他們。

梅西克表示,當時聽到特朗普這麼說,他覺得“很奇怪”,現在則開始思考,到底還要“忍耐”多久。

“我們的市場價格通常在5月和6月的播種季節達到最高點。那麼問題是,我們應該等到那時候再賣,還是現在就賣?如果中國決定不再從我們這裡購買任何東西怎麼辦?”

梅西克並不是馬裡蘭州唯一一個擔心因特朗普貿易政策而失去市場份額的大豆種植農民。

“我們希望能找到某種平衡,但特朗普的決定讓我感到不安。如果我們必須承受短期損失,我希望政府能提供支持。”另一位農民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表示。

美國大豆協會:我們不能成為犧牲品

特朗普總統尚未宣布任何針對美國大豆農民的財政援助。而事實上,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已經持續下降多年。

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2018年,在特朗普發動對華貿易戰後,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下降了75%。總體而言,美國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從2014年的240億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不到100億美元。

盡管如此,特朗普仍在推廣其對等關稅計劃,該計劃將在4月2日擴展到歐盟。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真相社交”上呼籲美國農民“准備好開始生產大量農業產品,在美國國內銷售。”

然而,美國大豆協會(ASA)主席卡萊布·拉格蘭德(Caleb Ragland)表示,美國農民至今尚未從2018年的貿易戰損傷中恢復元氣。

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他強調了保持對華市場准入的重要性,並表示農民們已經在“考慮2025年可能遭受的巨大損失”。

他和其他農民“無法獨自承擔”農業關稅帶來的負擔。他說:“我們不能成為那個為了所有人的利益而承擔大部分痛苦的‘犧牲品’。”

他呼籲特朗普“積極與中國和其他國家進行談判”。他說:“讓我們盡快推進他在第一任期內談成的貿易協議。”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Rachel Nduat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