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小米車禍致三人喪生 德媒關注智能輔助駕駛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小米公司4月1日的聲明,3月29日,一輛小米SU7標准版在安徽高速公路發生嚴重車禍,以接近100公裡的時速與隔離帶水泥樁碰撞。據中國媒體報道,車輛起火燃燒,車內三名女大學生身亡。

一些德國媒體也關注了此事,並提及小米車的智能輔助功能。

德國《商報》寫道:“這不單是一起嚴重事故。小米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可以自主加速、轉向和剎車,但駕駛員的雙手仍必須放在方向盤上,並觀察路況,——在中國還不允許雙手離開方向盤,即便有技術接管駕駛。跑車通常會發出雙手脫離方向盤的警報。”

“假設這輛車在碰撞後沒有焚毀,車內人員或許可以生還。目前尚未最終得出結論,這輛電動車的電池是否是起火原因,不過,所造成的聲譽損失已經十分巨大。中國最大的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立即宣布,這輛焚毀的跑車沒有使用寧德時代的電池。中國另一家大型電池生產商比亞迪則表示,小米還須提供進一步信息。”

“其它汽車制造商也一再受到批評,因其電動汽車卷入嚴重事故。這包括美國制造商特斯拉,也包括中國車商比亞迪或蔚來汽車。這些事件的視頻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傳播,可能對這些汽車制造商在中國以及海外的雄心造成具有敏感性的打擊。”

德國《明鏡周刊》在線版引述2024年5月該刊對小米SU7的試駕報告寫道:“在輔助駕駛方面,SU7去年亮相時並未有突出表現。‘其它車型如今已可以解放雙手在密集的人群中穿行,小米則在車道標線缺失時就已無法發揮功能,更不用說行人、騎自行車者或亂變道的人了。’”

德國汽車媒體AutoBild寫道:“原本以智能手機和家用電器知名的小米,2024年才活躍在汽車市場上。SU7在中國迅速熱銷——甚至超過了特斯拉Model3。但特別是其輔助駕駛很早就受到批評。測試顯示,一旦車道標線缺失、或者交通狀況不那麼一目了然,該系統就失去功能,——這與特斯拉或比亞迪不同。”

“如今,恰恰是輔助駕駛再次成為焦點。該功能過遲識別出危險嗎?移交給駕駛員的時間太晚嗎?駕駛員在關鍵時刻是否有能力接管對汽車的控制?”

“還有很多情況尚不清楚。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這一事故可能會再次掀起對於部分自動駕駛系統安全性的討論——並讓許多駕車人的信任感經受考驗。”

小米公司聲明

小米公司事發後4月1日發布兩條聲明,表示:“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用路障封閉自車道、改道至逆向車道。事故發生前,車輛處於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以116km/h時速持續行駛,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後發出提醒並開始減速。隨後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持續減速並操控車輛轉向,隨後車輛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碰撞前,系統最後可以確認的時速約為97km/h。”

小米公司聲明中,還列出事發時間的一些記錄:

3月29日 22:27:17 NOA激活,車速116km/h
3月29日 22:28:17 輕度分心報警
3月29日 22:36:48 NOA發出脫手預警提示“請手握方向盤”
3月29日 22:44:24 NOA發出風險提示“請注意前方有障礙”,發出減速請求,並開始減速
3月29日 22:44:25 NOA被接管,進入人駕狀態,方向盤往左轉角22.0625度,制動踏板開度31%
3月29日 22:44:26 方向盤往右轉角1.0625度,制動踏板開度38%
3月29日 22:44:26-28之間 車輛與水泥護欄發生碰撞

看來是針對一些網絡討論及相關報道,小米公司的第二則聲明中也提及車輛起火及車門是否能打開的問題,表示目前尚未接觸到事故車輛,暫時無法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分析。

在這一聲明中,提到“網上傳聞,安徽事故發生後,小米官方為什麼不聯系家屬?” 聲明回答說,該公司“在警方指導下”嘗試於4月1日下午與家屬會面,“仍在等待會面通知”。該公司“將在警方的許可與指導下,全力協助善後事宜,並提供支持與幫助”。

(綜合報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