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辦理114年廉政宣導講習 屏東地檢署吳文書檢察官開講 圖利與便民之區分
【記者林家慶報導】
透過媒體報導讓公務員及一般民眾更加瞭解圖利與便民都是給予人民利益或好處、但圖利之行政行為並不合法而便民卻是合法給予人民利益,身為公務員的我們常囿於關念不識而畏於觸犯圖利罪以致行事綁手綁腳,做多錯多,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等觀念在我們四周流竄、不只損及行政效率導致國家競爭力下降也使民眾未蒙其利而受其害。
透過媒體報導提升廉政意識,助公務員正確認識「圖利」與「便民」
為提升公務員對廉政法規的理解,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於近期舉辦**「圖利與便民」廉政宣導專題演講**,藉由專業講解與案例分析,幫助公務人員正確認識「圖利」與「便民」的法規界線,確保依法行政,提升施政效能。
在行政過程中,「圖利」與「便民」的界線往往令人困惑,兩者皆涉及提供人民利益,但「圖利」屬於不合法的行政行為,可能導致不當利益輸送,而「便民」則是在法規允許範圍內,為民眾提供正當便利的服務。然而,由於對法規認識不足,部分公務員為避免觸法,產生「做多錯多、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消極心態,不僅影響行政效率,也削弱政府施政的靈活性與國家競爭力,甚至讓民眾應享的權益無法落實。
透過此次宣導,公務人員能夠更加明確地掌握法律規範,勇於依法行政,並在「合法合規」的原則下提供更高效、便利的公共服務。同時,民眾也能藉此機會了解政府施政的原則與限制,共同推動廉能透明的行政文化。
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廉政教育,強化公務人員法治觀念,並透過多元宣導方式,確保行政行為符合法規標準,同時兼顧便民與效能,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共同營造清廉、公正、透明的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