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CoreWeave掛牌震盪後逆襲42% AI雲端新創估值重返250億美元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被分析師稱呼為輝達「親兒子」的AI雲端新創CoreWeave,3月28日掛牌上市之後表現失利,本週二(1日)扭轉頹勢、股價強彈逾42%,收52.57美元,市值一舉回升至近250億美元,成功收復上週IPO後的跌幅,這波反彈也為原本低迷的美股IPO市場帶來激勵作用。

總部位於美國紐澤西州的CoreWeave,是專門提供租用輝達圖形處理器(GPU)的雲端運算服務企業,是目前AI模型訓練與推論的核心基礎設施的強大助力。CoreWeave上市被投資人視為近年來規模最大、影響力最深的AI基礎設施IPO案。

CoreWeave於上週五正式掛牌,開盤價39美元、收盤僅40美元,低於原先預期的每股47至55美元發行區間,且在週一盤中更一度跌逾10%,觸及38美元;直至本週二股價意外大漲42%,回升至52.57美元,成功站回發行價之上。

CoreWeave執行長Mike Intrator日前受訪時坦言,「面對總體經濟不確定性與市場資金面收緊,公司必須調整規模,配合市場實際買盤,將發行股數從4,900萬股縮減至3,750萬股,發行價也調降至40美元」。根據3月提交的招股書,CoreWeave去年營收年增逾737%,達19.2億美元,全年淨損8.63億美元。CoreWeave指出,業績暴增主要來自生成式AI、雲端推論與大型語言模型(LLM)需求爆炸性成長。

目前,CoreWeave最大客戶為微軟(Microsoft),其主要競爭對手則包含:AWS(亞馬遜雲端)、Google Cloud、Oracle等AI基礎設施巨頭。業界普遍看好CoreWeave在輝達生態系中,所扮演的「GPU資源出租商」戰略角色,因其具備相對穩定的需求與價格支撐。

市場原本擔心,川普政府重新祭出的「對等關稅計畫」將導致整體科技投資降溫,加上通膨與利率變數,美股IPO氣氛持續偏冷,包括Klarna、StubHub、Hinge Health等已準備上市的新創公司,皆觀望態度濃厚。CoreWeave的成功反彈或能為其他科技獨角獸帶來信心,特別是在生成式AI基礎設施與高效能運算(HPC)領域持續火熱的背景下,資金仍願意押注未來成長動能。

法人指出,儘管整體市場風險偏高,但AI基礎設施、尤其是以輝達GPU為核心的雲端架構,仍是市場資金首選。CoreWeave若能進一步擴大客戶基礎、改善營運效率,未來將有望躍升為AI雲端第二大領導品牌;不過,投資人也須注意該公司虧損規模龐大,短期仍需依賴資本市場支撐成長動能,若宏觀環境轉弱,可能對其估值與資金流動性造成壓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