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對「中國造」船只征收罰金?德國航運公司擔憂

(德國之聲中文網)北德意志電台3月6日引述美國貿易代表稱,華盛頓征收額外港口費用的新計劃將不單涉及中國航運公司如中國遠洋海運(Cosco)停靠美國港口的船只,也將影響到船隊中包含中國造貨船或油船的所有航運公司。

據北德意志電台報道,在中國訂購超過50%船只的航運公司,每次停靠須額外支付100萬歐元。中國造船只超過25%的,須額外繳納近75萬歐元。美國希望以此應對中國造船業的統領地位。中國造船廠制造的船舶佔全球的一半以上。

據該報道,漢堡船運公司赫伯羅特(Hapag-Lloyd)董事會主席楊森(Rolf Habben Jansen)表示,該公司約四分之一船只來自中國。楊森本周在美國一次船運公司會議上表示,將首先觀望,等待計劃的具體內容確定。而全球最大的船運公司地中海(MSC)首席執行官托夫特(Sören Toft)則表示,如果相關計劃按照現在的形式落實,將帶來很大的影響。

赫伯羅特官網去年11月還曾宣布,已與兩家中國造船廠簽訂了兩份合同,共計訂購 24 艘新集裝箱船。總投資額約為 40 億美元。新船將在 2027 年至 2029 年之間交付。

行政命令草案

另據路透社3月6日報道,其記者見到的一份日期為2月27日的行政命令草案中,提議對所有進入美國的船只征收費用,“只要其所屬船隊中包含中國制造的船只,或者掛中國旗的船只”,而無論這艘船只本身是哪裡建造或懸掛哪國旗幟。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去年5月發表的一篇文章稱,中國造船企業的年產量佔全球商船貨運能力的 50% 以上,而 1999 年這一比例僅為 5%。這一增長主要影響到日本和韓國造船廠。美國造船業在 20 世紀 70 年代達到頂峰,目前佔行業產出的比例很小。

路透社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的該行政命令,旨在重振美國造船業,削弱中國對全球航運業的控制。

該計劃可能會給包括中國遠洋海運、瑞士地中海航運、丹麥馬士基(Maersk)航運和台灣長榮海運在內的主要集裝箱運輸公司以及運輸散裝食品、燃料和汽車的船舶運營商帶來巨大成本。

路透社引述地中海航運首席執行官托夫特本周早些時候的表態稱,這家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運輸公司可能會減少訪問美國港口的次數,以限制其受到新費用的影響。

(綜合報道)

DW中文有 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