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關稅後特朗普將貿易戰火聚焦中國,習近平會打電話嗎?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決定暫緩對數十個國家征收的高額關稅,此舉緩解了全球市場壓力,也令歐洲領導人松了一口氣。但與此同時,特朗普將貿易戰焦點轉向中國,將關稅進一步加碼至125%,美中貿易戰加劇。
這次政策大逆轉發生在對多數貿易伙伴征收大規模“對等關稅”正式生效不到24小時之內,在此期間,金融市場經歷了自新冠疫情初期以來最劇烈的一次動蕩。
消息公布後,美國股指大度上漲,隨後亞洲和歐洲市場也迅速反彈。在特朗普轉變態度前,此輪動蕩已導致全球股市蒸發數萬億美元,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令人不安地大幅上升,市場恐慌似乎也引起了特朗普的注意。
“我覺得人們有點反應過度了,有點像運動員出現‘緊張失常’(yippy)那種感覺,”特朗普在宣布暫停征稅後對記者說。
歐盟暫緩反制關稅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其他歐洲領導人對特朗普的最新暫停關稅舉措表示歡迎,並於周四宣布,日前表決通過的對美國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的決定暫緩90天執行。但她同時也表示,歐盟做好了談判准備,但不排除其它任何一個選項。
馮德萊恩表示,特朗普的決定是穩定全球經濟的重要一步。“貿易和供應鏈的運作依賴於清晰、可預測的環境條件,”她在X平台上發文稱。
盡管市場暫時獲得緩解,但部分央行官員和分析人士仍保持謹慎。
貝倫貝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霍爾格·施米丁(Holger Schmieding)指出,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的風險“仍然巨大。”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弗朗索瓦·維勒魯瓦·德加洛(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則表示,暫停關稅“比之前的壞消息要好一點”,但不確定性依舊存在,“這仍然威脅到信心和經濟增長。”他在接受法國國際廣播電台France Inter采訪時如是說。
美中貿易戰加劇
但中國拒絕接受來自華盛頓的“威脅和勒索”。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美國第二大進口來源國。特朗普繼續對中國施壓,將進口關稅從周三生效的104%進一步提高至125%。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在周四(4月1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方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談,大門敞開,但對話必須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以平等方式進行。
周四法新社記者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提問“特朗普總統暫停對大部分國家加征關稅,但將對華關稅提高至125%,並稱中方‘沒有表現出尊重’。中方對此有何回應?是否將進一步提高對美關稅?”林劍在回答中稱美國做法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終將以失敗告終”。
他同時指出,北京可能再次采取對等反制措施——而就在周三,中國已對美國進口商品征收高達84%的報復性關稅,以回應特朗普的前一輪關稅行動。
另一位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四早些時候在X平台上發文稱“我們不會退縮”,並配上一段1953年朝鮮戰爭期間毛澤東發表強硬演講的視頻。朝鮮戰爭於當年年底以停戰收場。
特朗普表示,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也是可能的。但美國官員表示將優先與越南、日本、韓國等其他國家展開談判達成協議。“中國想要達成協議,”特朗普說,“只是他們還不知道該怎麼做。”
高盛隨後下調了對中國2025年GDP增長的預測,從原先的4.5%降至4%,理由是關稅對經濟構成負面影響。在歐洲,特朗普的聲明一出,歐元區政府債券收益率上揚、利差收窄,市場對歐洲央行降息的預期也隨之降低。
習近平是否會與特朗普直接通話?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周三表示,其與財政部長貝森特都沒有就關稅問題與中國官員接觸,但表示特朗普總統“預期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 盧特尼克補充道:“如果我們接到聯系,會直接轉交給總統。[…]他們也許真的不知道最好的解決辦法,但實際是,兩個大國領導人可以通過電話溝通,共同解決問題。”
對此,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項目資深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在X平台上分析了為什麼習近平目前未與特朗普通話的原因。
首先中國領導人主動聯系美國總統的情況極為罕見,特例如江澤民2001年“9·11”事件後向小布什致電慰問。中方外交文化裡,“領導人通話”意味著必定有成果,因此事前需經過精心策劃、反復磋商,防止意外或失敗,而當前中美之間並沒有為此進行充分准備,北京方面沒有把握控制通話節奏和結果。
中國更傾向於在對等、預設框架下進行高層接觸,沒有預設的談話框架讓中方難以預測特朗普會說什麼。再加上特朗普常常出爾反爾(今天達成協議,明天也可以否定),如果對話演變為公開沖突或羞辱(澤連斯基在白宮受到的“羞辱性對待”作為警示)將對習近平個人形象和中國的外交立場造成嚴重影響。
何瑞恩因此認為如果前提是必須由習近平“主動聯系特朗普”,那麼在短期內為美中日益升級的貿易戰找到一個緩解出口的可能性將非常低。要打破僵局,可能需要其他更有創意的路徑。
Liz Lee, Andrea Shalal and Sudip Kar-Gupta(路透社) Ryan Hass CNN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