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進口車加徵 25% 關稅 裕隆集團發正式聲明駁斥網路言論及不實指控
近期因為美國將針對進口車加徵 25% 關稅,引起部分民眾將矛頭指向台灣汽車進口關稅,認為是貿易失衡的關鍵因素。也使得裕隆集團成為網友討論焦點。裕隆集團今(6)日發出聲明,指網路言論對台灣車輛產業形勢解讀,不但未窺全貌,甚而以偏概全,要求停止對裕隆集團的不實指控與毀謗。
裕隆表示,進口至美國車輛與零配件加徵 25% 關稅之影響,這不是對單一企業,而是對整個產業鏈及生態系的影響。台灣國產車產業涵蓋日系、韓系、美系、台系等多家整車廠與汽車零組件廠商,牽涉的上游原物料產業,包括鋼鐵、橡塑、玻璃、機械,以及佔車輛成本比重越來越高的電機電子,層面極廣,根據經濟研究機構的分析,平均每 100 個汽機車製造的直接就業,能夠帶動 1428 個間接就業機會,是所有耐久財中可以發揮最大外溢效果的策略性產業。
對於網路謠言「裕隆拿了上百億政府補助」一事,裕隆駁斥此非事實,相關數字自可查證,勿再以訛傳訛。
在自主研發/自主品牌的投入下,裕隆數十年來也培養出台灣零部件及汽車電子的競爭力,許多台灣汽車零部件的領導廠商都與裕隆投入研發有關而逐漸發展起來,進而打進國際供應鏈,這些都是斑斑可考的產業發展史。再者,每一部車開發規模不等,不算研究投入的風險,單單在模具與生產線機器設備投入至少都是 10 億起跳,長久下來也為台灣的模具產業、工具機及設備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都是國產車產業鮮為人知的隱形貢獻。國產車的存在,是跨領域技術落地與實證的必要條件,值此新能源車及車用 AI 發展之際,掌握整車條件的國產車更是重要的平台。
同時,裕隆集團持續代理多元品牌提供消費者所需求的車型,旗下所有品牌車輛生產與製造皆合法合規,遵循政府的相關法令政策,按照進程進行自製率的提昇,旗下品牌多數車款自製率皆已高達 70%以上,新進車款也依循時程持續導入國產零件,提升與在地化供應鏈合作開發的比率、帶動台灣產業價值鏈發展,創造多元穩健的就業機會,並持續爭取國產車出口與國際接軌的機會。
這篇文章 針對進口車加徵 25% 關稅 裕隆集團發正式聲明駁斥網路言論及不實指控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