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新關稅引發全球市場震蕩:中方迅速反制,歐亞非態度各異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對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實施新一輪“對等關稅”政策,其中包括對中國商品加征34%關稅,並擴大對歐盟、日本、印度、台灣等地出口產品的關稅措施,引發全球範圍的激烈反應。
全球市場暴跌 中方迅速反制
在金融市場方面,標普500指數上周五暴跌6%,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5.5%,納斯達克下挫5.8%。全球股市同步下滑,德國DAX指數下跌超過5%,英國FTSE 100指數跌幅接近4%,法國CAC 40指數同樣遭遇重挫。
中國政府在特朗普宣布關稅後迅速回應,宣布自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產品加征34%的關稅,並限制包括釤和釓等稀土材料的出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市場已經作出反應”,並批評美方“濫用關稅武器,是經濟霸凌行為”。
各國態度分化 亞非美策略各異
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在《星期日電訊報》撰文指出,“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已不復存在”,舊有的國際貿易規則不再可靠。他表示英國政府將“冷靜、務實並堅守國家利益”,並承諾將以“最好的英國傳統——冷靜頭腦、務實態度與明確的國家利益認知”來應對新的挑戰。
斯塔默強調英國不會輕率加入貿易戰,但也不會排除任何選項,“一切選項都擺在桌面上”,同時他也呼籲保護關鍵產業、加速制定新的產業政策,以提升英國的國內競爭力。他強調,未來的世界將“更多取決於協定與聯盟,而非舊有規則”,並認為“規則為本的多邊貿易體系”才是全球正道。
與此同時,英國汽車制造商捷豹路虎宣布將暫停4月對美出口,以應對25%的進口汽車新稅。
台灣總統賴清德周日也表示,盡管美國對台灣商品加征32%的關稅,台灣將不會采取報復措施。他在會見中小企業代表時指出,“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台灣無計劃采取關稅報復,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企業對美投資承諾也不會改變。”
賴清德還指出,非關稅貿易壁壘是美國評估貿易公平性的一個指標,台灣將主動解決存在多年的非關稅壁壘,使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更加順利。他表示,除台積電擴大在美投資外,電子、資通訊、石化和天然氣等行業也將加深與美國的合作。
印度方面,路透社援引匿名官員報道稱,盡管美國對印度商品征收26%的新關稅,但莫迪政府無意進行反制。該官員指出,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中包含條款,允許對“采取重大改善貿易不對等措施”的國家給予豁免。印度希望通過持續談判取得有利地位。
另一名印度政府人士則表示,印度早在今年2月即與美國達成共識,力爭在2025年秋季前完成初步貿易協議。此外,莫迪政府近期已下調高端摩托車、波本威士忌等美國產品的進口稅,並取消了影響美國科技企業的數字服務稅,以拉近與美國的關系。
不過,分析指出,新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印度今年經濟增速下降20至40個基點,重創仰賴美國市場的鑽石加工業,數千人恐將失業。
越南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遺憾,認為美方征收46%高關稅“未能體現雙方合作精神”,並強調越南希望持續對話,以推動雙邊關系穩定發展。分析指出,電子、鞋類、水產等對美出口產業將受嚴重沖擊。
香港:“自由港”政策保持不變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出席活動時明確表示,盡管中方已采取反制措施,但香港不會跟隨中央對美商品加征關稅。他強調,“自由港”政策保持不變,“資金自由進出自由港是我們的核心優勢,所以這我們不會變。”他指出,香港堅守“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作為核心立場。盡管香港出口至美國產品佔本地生產總值比例不高,但他提醒不可低估間接影響,“間接影響遠遠大過直接影響,亦不能低估。”
巴西副總統阿爾克明(Geraldo Alckmin)表示,特朗普關稅可能推動南美與歐盟的貿易協定加速生效。他稱巴西不打算立刻采取報復措施,而是希望通過對話“避免南北之間的對立升級”。
津巴布韋總統姆南加古瓦(Emmerson Mnangagwa)宣布暫停對美國商品的全部進口關稅,以“促進對美貿易並爭取制裁豁免”。批評者指出,這一單邊舉措可能破壞該國在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中的區域立場。
南非國際關系部長拉莫拉(Ronald Lamola)則表示,政府將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以減少對美依賴。他指出,美國目前是南非第二大出口市場,但不能將命運“系於單一市場”。
歐盟准備反擊 各國醞釀下一步
歐盟則准備在4月9日投票回應如何對部分美國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歐盟貿易委員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與美國官員會晤後表示,歐盟願談判,但也已“准備好捍衛自身利益”。意大利財政部長焦爾傑蒂(Giancarlo Giorgetti)呼籲避免升級為全面貿易戰,警告反制性關稅將對意大利與整個歐洲經濟造成雙重打擊。
美官員辯護關稅邏輯 稱逾50國尋求談判
面對外界的質疑,白宮高級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周日在接受ABC《本周》節目專訪時表示,已有超過50個國家聯系白宮,希望啟動貿易談判。他否認關稅政策是特朗普為迫使美聯儲降息而刻意制造市場動蕩的策略。
哈塞特稱,特朗普政府的貿易行動並非政治操控美聯儲,“不會有政治脅迫”。此前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轉發一段影片,內容暗示關稅旨在迫使市場下跌、進而促使美聯儲降息,引發爭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則在NBC的一檔節目中淡化股市震蕩的嚴重性,強調不認為美國經濟將因關稅而步入衰退,並援引上周公布的強勁就業數據作為支撐。他指出,“就業數據遠超預期,顯示我們經濟仍在向前推進”。
盡管如此,外界普遍認為,美國金融市場已因關稅消息下挫約10%,為自新冠疫情以來最慘烈一周。多位經濟學者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均警告,關稅措施恐引發通脹並損害經濟成長。分析人士預計美聯儲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暫緩加息,觀望政策後續影響。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