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沿山藝術季開展《山與家的對話》4位藝術家攜手聯展 一同感受山與家的溫暖聯繫
185沿山藝術季《山與家的對話》藝術聯展,即日起在新威遊客中心正式開幕。 圖: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茂管處)舉辦的「185沿山藝術季《山與家的對話》藝術聯展」04/01起在新威遊客中心正式開幕,展覽將持續至06/30。本次展覽邀請轄內四位藝術家-杜寒菘、陳亮、馬郁芳、陳惠,透過作品的展現,以藝術語言詮釋「山與家」的關聯,帶領觀眾踏上一場情感與自然交融的視覺旅程。
聯展以「山與家的對話」為主題,以多元藝術形式詮釋山與家之間的深刻連結。山不僅象徵著家的延伸,更承載著人們的情感記憶與生活印記。家與山相互依存,交織出一幅充滿溫度與故事的畫面,邀請觀眾從心靈、環境與情感的角度,重新思考家與自然的關係。
▲杜寒菘是屏東縣霧台鄉好茶部落魯凱族人,創作能量皆源自於山林、祖靈、部落與族人的情感。 圖: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杜寒菘是屏東縣霧台鄉好茶部落的魯凱族人,創作能量皆源自於山林、祖靈、部落與族人的情感,三本原創繪本《lalingedan ni vuvu:祖父的鼻笛》、《Lrikulau:里古烙》及《Maca ki umu:伍姆的嘛喳》,先後於2020、2017年及2015年獲選義大利波隆納兒童書展展示,本次展出【地瓜豬與玉米平地豬】、【黑熊粗邁與雲豹里古烙】等作品。
▲陳亮-文手的人,文手是排灣族及魯凱族女性幾乎消失的傳統習俗。 圖: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陳亮,父親是紐西蘭人,母親為屏東三地門鄉大社部落的排灣族,大學畢業後,回到媽媽的部落工作,不知不覺中開啟了探索自我身分認同的這條路。本次展出【文手的人】系列作品,文手是排灣族及魯凱族女性幾乎消失的傳統習俗,手紋象徵女性的純潔及家族的背景。
▲屏東排灣族的馬郁芳,作品描繪主題多是環境、物種與人類之間的關係。 圖: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身為屏東排灣族的馬郁芳,描繪的主題大多是環境、物種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在看似分別獨立的個體,在作品中呈現組合且重疊的另一種角色。本次展出【山上的好朋友系列】作品,藉由臺灣原住民族與在地原生動物共生、共處並共存的自然法則與觀點,並將珍視的各式人文及物種重新詮釋,揉化成另一種不同疊加而成的肖像畫。
▲陳惠是茂林魯凱族,作品融合金屬與玻璃工藝,承載家族的記憶與工藝精神。 圖: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陳惠是茂林魯凱族,自幼成長於金屬工藝的聲響中,作品融合金屬與玻璃工藝,承載家族的記憶與工藝精神,並持續探索材質與情感間的連結。本次展出【蛻變與家的溫暖】、【未竟之翼:家的牽引】等作品。
茂管處處長簡慶發表示,185縣道沿線部落文化深厚,被譽為「工藝之路」,轄區內有排灣族、魯凱族、布農族及拉阿魯哇族等4個族群,擁有豐富的部落文化,這次特別邀請轄內藝術家參展,不僅展現原鄉文化的藝術價值,更希望透過藝術的視角,引領民眾感受山與家的溫暖聯繫,進而更貼近這片土地與部落的美學,重新思考「家」的意義,感受自然與生活的緊密交織。
誠摯邀請至新威遊客中心欣賞「185沿山藝術季《山與家的對話》藝術聯展」,同時也可規劃一趟部落小旅行,深入體驗原鄉文化與大自然的緊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