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客座評論:特朗普關稅戰——殺敵八百自損三千

(德國之聲中文網)過去八年,美國一直揮舞著關稅大棒,尤其對中國,企圖用這個手段遏制中國的發展。說實話,中方雖然非常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因為中國的外貿出口順差如此之大,美國的關稅措施對中國而言,缺乏有效的對等性措施。比如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對中國加稅,只要對超過中國進口額的出口商品加稅,中國就沒東西可以對等還擊了。這是一個“殺敵一千而自損八百”的傳統策略。作為受損一千的那一方,想要完全遏制對手,相當困難。

但是這次特朗普第二任期,關稅大棒揮向了全世界。那麼其策略效果就反而下降了。舉例來講,假設對中國征稅50%,而越南為零,有些低端勞動密集行業就有極大的激勵將生產線從中國移到越南,而美國依然享受著低價格帶來的好處,中國卻承受了產業外流的壓力。現在對越南也開始征稅,無論稅率多少,都會降低產業從中國外移到越南的激勵。並且,關稅總是會或多或少地被美國消費者承擔一部分,那麼顯然會提高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尤其是會對美國底層人士的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因為他們的消費更加依賴於進口低價商品。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現階段的關稅方案是一個“殺敵八百而自損一千”的方案。

通脹比產業回流來得更快

其次,特朗普的當選,主要來自於白人,尤其是那些從事低端產業生產的低教育低收入水平的人士。如果特朗普真的試圖實現這個全球征稅方案,那麼其目標應該不僅僅是遏制中國的增長,而是真的想把這類低端產業回流到美國去,給低教育低收入的選民一個重新就業的機會。但是這個政策目標是相當困難的,至少不是三五年就能夠實現的。但是因為關稅高企,帶來高通貨膨脹倒是挺快的。只要中國、歐洲等主要貿易國堅持對等還擊,那麼美國那些超市庫存一旦接近耗盡,通貨膨脹就會到來,這個幾乎就是幾個月的時間而已。對此,那些選擇支持特朗普上台的“紅脖子”選民,首先收到的不是政策紅利,而是巨大的政策代價。他們的情緒能不能穩定三五年,他們的生活能不能支撐三五年?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現階段的關稅方案對特朗普本人而言,都是一個“殺敵八百而自損兩千”的方案。

延伸閱讀——對等關稅政策真的對美國有利嗎?

“交易藝術家”不懂經濟學

最後,還是有不少人認為,這個高關稅方案只是特朗普先生的虛晃一槍,他真實的目的仍然是和各國“漫天要價,就地還價”地施展他所謂的“交易藝術”。但是,很不幸地事實是:他這樣的交易方式損害了基本的交易制度,破壞了交易信任度,增加了交易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加了交易費用。這是這位不成功商人不知道的經濟學高階知識。從一個商人個體來講,在一個已經構建了基本交易規則的制度環境中做個體交易,不在乎長期的交易關系,只追求一錘子買賣的話,“漫天要價就地還價”確實能夠利潤最大化。但是當這個商人成為總統,甚至是全球經濟中最大經濟體的總統,他需要實現的不是一時的利潤最大化,而是為了美國人民的長治久安,去獲得持久的利潤最大化。那麼他的任務其實是構建一個更加穩定的制度環境去降低交易費用,而不是和他過往經驗一樣,去破壞這個交易制度。那種一錘子買賣,犧牲美國的長期信任度,破壞世界貿易的制度,當然很難會是最優選擇。舉例來講,即使現在越南和美國達成了降低關稅的新協議,那些需要較大成本才能重新設廠的廠商,還會和以前一樣,那麼輕易地從中國把生產單位移動到越南去嗎?從制度經濟學角度看,這就是專有性資產投資面對了巨大不確定性的局面,沒有那個傻子廠商會去賭一個隨時可能破壞制度重新開始談判的“交易藝術家”會遵守現在的承諾吧?

所以,從長期的角度看,美國現階段的關稅方案可能是一個空前但不絕後的“殺敵八百自損三千”的方案。

沈凌,德國波恩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道,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沈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