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你以為牠在開心 其實牠在忍痛 貓咪呼嚕的另一種可能!

長久以來,「貓咪打呼嚕=開心」幾乎是每位貓奴奉為圭臬的真理。然而,近來有獸醫跳出來打破這項迷思,指出「呼嚕聲」並非單純代表快樂,反而可能是壓力、疼痛甚至求救的信號,引發貓奴社群熱議:「原來我一直都誤會牠了?」

根據獸醫師表示,貓咪發出呼嚕聲的情境其實非常廣泛,除了在撒嬌、被撫摸時會出現,有些貓在看診、受傷甚至臨終前也會打呼嚕。「這是一種自我安撫的行為,牠們藉由呼嚕聲穩定情緒、舒緩疼痛,某些時候甚至是對外界釋放『我現在需要幫助』的訊號。」

呼嚕聲的產生機制主要來自貓咪喉部肌肉節律性收縮,在吸氣與吐氣時都會產生頻率約為25至150赫茲的聲波。有趣的是,這個頻率也被認為具備促進骨骼癒合與減輕壓力的效果,因此某些學者更認為,貓咪可能天生擁有一種「自我療癒」的超能力。

「但我們不能因為牠呼嚕就自動代入『牠很快樂』,真正的關鍵在於整體行為判斷。」醫師強調,例如:是否願意進食、是否躲避人群、身體是否蜷縮等,都是判斷貓咪情緒與身體狀況的重要指標。

此番言論一出,立即在社群媒體掀起熱議,許多飼主留言表示震驚,「原來牠那天呼嚕其實是因為不舒服,我還傻傻以為牠很開心⋯⋯」、「我要重新學習怎麼當貓奴了。」

獸醫師提醒,若貓咪出現異常頻繁的呼嚕聲,伴隨食慾下降、躲藏、走路不穩等行為,應儘速就醫檢查。「愛牠,就不要只聽聲音,更要用心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