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加劇之際 習近平出訪東南亞三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外交部周五(4月11日)宣布,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將於下周開始對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三國進行正式訪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習近平將在訪問期間會見三國領導人,此行“具有跨地區的重大意義”。
北京正在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相較於反復無常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而言更加穩定的替代力量。本月,特朗普宣布了大規模關稅措施,隨後又基本撤回,這一系列操作引發全球市場劇烈震蕩。
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周五與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奧孔喬-伊韋阿拉(Ngozi Okonjo-Iweala) 通話時表示,特朗普的關稅“對發展中國家造成了嚴重傷害”。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由十個國家組成的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是去年中國出口商品的最大接收方,進口總額達5865億美元。而其中越南又是東盟中最大的中國產品進口國,2024年從中國進口了1619億美元的商品,其次是馬來西亞,進口額為1015億美元。在特朗普最初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後,這些東盟國家紛紛尋求延緩執行,而特朗普隨後也確實對多數國家給予了90天的緩沖期。不過,特朗普同時也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到了145%的極高水平。
國際危機組織亞洲項目副主任黃黎如(Huong Le Thu)表示,盡管目前美國出台了臨時性的緩解措施,包括對部分消費電子產品的豁免,但“這些關稅仍然在亞洲的發展中國家中引發了重大焦慮,而如果這些關稅真的在中國之外被實施,那些經濟體將別無選擇,只能進一步遠離美國。”
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將在周一和周二訪問越南,這是他自2023年12月以來首次到訪越南。長期以來,越南一直奉行所謂“竹子外交”戰略,力圖與中美兩國同時維持良好關系。盡管同美國一樣,中國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咄咄逼人的行為,也引起了越南方面的擔憂,但河內與中國仍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系。
越南之後,習近平將於周二至周四訪問馬來西亞。馬來西亞通訊部長法茲爾(Fahmi Fadzil) 表示,習近平的到訪是“馬來西亞政府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同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建立起更好的貿易關系”。
接下來,習近平將於周四訪問柬埔寨,該國是中國在東南亞最堅定的盟友之一。近年來,北京在柬埔寨的影響力正在迅速增大。前不久,柬埔寨首相洪馬內在一項中國資助公路的啟用儀式上表示:“柬中關系始終未變,我們將繼續加強這份友誼。”他還表示,習近平的到訪將再次確認中柬兩國的密切關系,並稱中國是“柬埔寨基礎設施發展的關鍵伙伴”。
分析人士認為,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友好關系,對中國來說,也有助於緩解美國市場關閉對中國經濟帶來的沖擊。直到去年為止,美國一直是中國商品的最大單一買家。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