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大學與南迴基金會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 培育在地高齡醫療照護人才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 楊翰/台東報導
面對臺東地區高齡化與偏鄉醫療照護需求日益迫切,國立臺東大學與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於114年4月14日舉行產學合作備忘錄(MOU)簽約儀式,此次簽約由臺東大學鄭憲宗校長與南迴基金會李靜蘭董事長代表雙方簽署。正式啟動「南迴永續共生學園主計劃:高齡健康與在地醫療照護人才培育計畫」,聚焦在地人才培育,提升偏鄉照護品質。
本次產學合作計畫整合三大核心面向為一、「樂齡暨全人醫療照護共生教育活動合辦計畫」;二、「高齡健康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見習計畫」;三、「南迴地區醫療與長照需求調查及服務模式整合計畫」。資訊工程學系將善用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等大數據資源,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與實際問卷調查,全面分析臺東地區的健康與醫療服務現況,並研提因地制宜的改善策略。高齡健康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則安排學生在南迴診所與居家護理所進行實務見習,學習基層醫療與在宅照護的整合模式,認識原住民文化的部落醫療與照護。產學營運暨推廣教育處則合作辦理相關健康醫療與居家安全急救基本知識等課程,透過資訊、實務見習、推廣三大面向,與南迴基金會及其醫療單位(南迴診所、南迴居護所)緊密合作,讓南迴四鄉鎮的居民,可以得到最妥適的醫療照護。
臺東大學鄭憲宗校長於簽約儀式表示,隨著全球高齡化趨勢加劇,高齡教育與全人醫療照護已成為國家公共健康政策的重要發展方向。此次與南迴基金會合作,結合學術研究與臨床實務,不僅培育具專業知能與文化敏感度之在地照護人才,更為偏鄉地區注入永續醫療服務的希望。他亦宣布,本校已獲衛福部核定補助「臺東日照中心─長照創新整合型服務場館」第二期經費5,253萬元,總額達1億元,為全國大學推動公共服務場域的典範。
李靜蘭董事長分享南迴基金會的發展歷程並指出,南迴診所自112年6月成立以來,已提供逾2千人次的門診服務,並在居家醫療方面服務超過440人次,未來將持續擴大服務範圍,預計114年門診服務將達2,080人次,居家醫療服務達864人次。未來將持續擴大服務量能,並藉由與臺東大學的合作,深入盤點臺東地區疾病分布、在宅與遠距醫療需求,建構完善的人才培育體系與醫療資源整合機制,提升南迴線居民的照護可及性。
此次合作由南迴基金會統籌執行,提供專業師資與臨床見習場域;臺東大學推廣教育中心則統整教學資源並提供場地支援;高齡健康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亦與醫療機構緊密合作,確保學生獲得完整實務歷練;資訊工程學系則提供數據分析與研究支援。
雙方期盼透過本次合作,不僅深化學生的專業知能與實務能力,也強化志工與在地照護人才之培訓,真正實踐全人醫療照護理念,並提升臺東地區醫療服務的可近性與永續性。
出席此次簽約儀式的貴賓包括:臺東大學副校長胡焯淳與靳菱菱、研發長張耀中、圖資館長謝明哲、產推處長謝昆霖、師範學院院長賴亮郡、生醫碩主任楊繼江;南迴基金會則由董事長李靜蘭領軍,董事謝文祥與賴甫誌、共生學園委員李姿瑩及主任秘書國碧霞等人共同出席。
臺東大學與南迴基金會期待藉由此次跨界合作,串聯政府、學界與民間資源,共同打造更具韌性的地方照護體系,讓高齡者安心在地生活,青年亦能投入偏鄉服務,實現「照護在地化、教育共生化」的永續願景。
這篇文章 臺東大學與南迴基金會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 培育在地高齡醫療照護人才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