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點亮台灣量子新紀元——2025 國際量子年台灣開幕儀式於台北101盛大登場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為響應聯合國宣告2025年為紀念量子力學發展百週年的「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YQ),台灣物理學會與物理研究推動中心於4月12日晚間6時30分,在台灣地標台北101舉辦盛大的量子年點燈儀式,正式為全台量子科普與教育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此次點燈活動特別選在世界量子日前夕舉行,呼應全球物理社群共同推廣量子科學的重要性。世界量子日自2022年起由國際物理學界共同發起,象徵「普朗克常數」的數值,訂於每年4月14日舉行,旨在提升社會大眾對量子科學及其應用的認識。

當晚典禮冠蓋雲集,由台灣物理學會理事長郭家銘教授、物理推動中心主任陳柏中教授領銜,並邀請到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林法正、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周美吟、國科會自然處處長賴明治、中華郵政王婉如副主任委員、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劉火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館長羅偉哲等貴賓與會,共同點亮「量子新紀元」。
在啟動點燈儀式後,台灣地標台北 101 外牆隨即輪番展現出六幅象徵量子力學核心概念的視覺圖像,分別為:
「TW ❤️ IYQ」——象徵台灣對國際量子年的熱情參與;
「Quantum」——呼應量子科學為本次活動的主軸核心;
「量子糾纏」——展示量子通訊與密碼學的理論基礎;
「薛丁格的貓」——詮釋量子疊加態的經典思想實驗;
「量子百年紀念」——標誌量子力學自 1925 年發展至今百年之歷程;
「測不準原理」——強調量測干擾與不確定性為量子理論之根本。

圖:台北101依序點亮以下六個與量子力學核心概念相關的意象與標語:
「TW ❤️ IYQ」、「Quantum」、「量子糾纏」、「薛丁格的貓」、「量子百年紀念」、「測不準原理 」。

這六個標誌性文字與影像依序閃耀於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摩天建築上,不僅象徵台灣積極擁抱量子新時代,也彰顯國內對量子基礎科學與未來應用的高度重視,為「2025 國際量子年」揭開科學與社會對話的嶄新篇章。

郭家銘理事長在致詞中表示在台北101點亮的是台灣與世界接軌的量子科學行動。台灣物理學會將在接下來的一整年中,透過展覽、講座、影音、課程與科學營隊,讓量子科學走出實驗室、走進社會。並呼籲真正的發現往往源自對世界的好奇與困惑,而真正的突破,則來自社會對基礎科學的理解與支持。希望透過產、官、學、民眾的凝聚共識,得以一同迎向量子的嶄新紀元。

接著,國科會林法正副主委也發表致詞。他表示國科會早在 110 年便與經濟部與中央研究院合作,整合產學研能量,成立「量子國家隊」,並推動與美國、日本、芬蘭的國際合作。也在台灣實現、低溫運作的 CMOS 控制與讀取元件、超導量子位元晶片,與量子軟硬體研發平台。此外,國科會也投入高階人才的培育工作,至今已培育出逾 100 位碩博士生投身量子科技領域。期許透過響應 IYQ,能夠讓社會大眾與年輕世代更深入了解量子科學,為未來的科學發展向下扎根、向外連結。

圖:圖中由左至右為:1.羅偉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館長2.王婉如 中華郵政副主任委員3.林法正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4.郭家銘 台灣物理學會理事長5.周美吟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6.劉火欽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

現場來賓紛紛對台灣物理學會即將展開的量子系列活動表達高度肯定,對於台灣在國際量子浪潮中的積極參與與領導角色表示讚賞。點燈儀式最終在熱烈掌聲與期待聲中圓滿落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