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盼健保予存活希望!無腫瘤基因突變肺腺癌病患喊話:給付免疫藥物合併標準化療

「明明知道我要寫自己的名字,就是寫不出來。」回想起2023年10月確診無腫瘤基因突變肺腺癌四期,來自基隆、今年57歲的計程車司機鄭先生,語氣仍帶著一絲驚惶和難以置信。起初,家人發現他講話越來越不清楚,連日常用手機輸入身分證字號都出錯,「就是腦袋知道我要按,但是我發現奇怪,怎麼這麼離譜?怎麼會按不出來?」鄭家人以為他可能中風,緊急送醫檢查。沒想到,掃描檢查發現他腦部有腫瘤,馬上安排開刀取出腫瘤進行化驗,後續進行相關的檢查,發現原來是肺部腫瘤出現腦轉移,最終確診為第四期。

「我只希望不要拖垮家裡」面對治療抉擇的掙扎

面對突如其來的壞消息,鄭先生坦言,「當時會覺得,反正都已經被判第四期了,我也沒有特別的要求、或多想,只管配合醫生好好治療。」確診之初,他與家人原對自己是目前健保給付較完整的有腫瘤基因突變類型的肺腺癌抱有希望,卻事與願違;後更以為可以靠健保給付使用國際治療指引首選建議使用的免疫藥物合併標準化療爭取希望,卻透過進一步檢查發現鄭先生PD-L1指數未達標準,不符合健保給付的範圍。明明同樣是肺腺癌的患者,卻因無法控制的基因和指標,形成「同癌不同命」的迥異處境,令一家人無奈又焦急。

「依照我們家的經濟狀況,如果沒有商業保險的話,應該就不會自費治療,因為費用蠻高的。」鄭先生的女兒回憶說,醫師曾坦言,「如果沒有保險或經濟狀況不可,那就只能使用傳統化療了。」不過正因有商業保險實支實付,鄭先生才得以使用國際治療指引首選建議的免疫藥物合併標準化療,全力與病魔拚搏。

自費治療一年逾百萬元,仍樂觀面對人生

三週一次的治療節奏,對病友是全年上佰萬元的醫療費用壓力,鄭先生坦言罹病後的經濟壓力幸好還有商業保險給付可以分擔。目前整體對於癌症控制良好的鄭先生也與我們分享,「打完針隔天我就繼續開車,沒有特別不舒服,就像一般上班族一樣。」治療過程中對他並無很大的影響,讓他可以重回工作,維持家中經濟來源,積極面對人生。

疾病改變了生活節奏,但並未奪走鄭先生對生活的熱情。雖然每次定期回診前,鄭先生心中難免緊張,但他因此更加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女兒也說,「爸爸的心態改變了,他已經十幾年沒有出國,生病之後,開始會規劃出國旅遊。」

盼健保政策鬆綁,給更多病人活下去的機會

像鄭先生這樣的無腫瘤基因突變患者,佔肺腺癌約三成,除非選擇自費使用昂貴的免疫藥物,許多患者都仍只能使用傳統化療來對抗癌症。鄭先生一家人除了感謝醫療團隊外,也盼望健保能夠放寬免疫藥物合併標準化療的給付,幫助和他一樣正在對抗肺腺癌的無腫瘤基因突變患者。讓他們也能夠,及時用上有效的治療藥物,不再因資格門檻而錯失治療良機、因經濟負擔而無法使用較合適的治療。鄭先生表示,沒有人會希望生病,也沒有人想靠補助過生活,但如果政策能多給一點機會,對我們這些病人來說,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