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語媒體:中國民眾為何支持對美「硬剛」?

(德國之聲中文網)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揮出的關稅大棒,中國政府表現出絕不退讓的強硬態度,而在街頭采訪中,中國民眾也普遍表現出對於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擁護和支持。《法蘭克福匯報》(FAZ)記者Jochen Stahnke撰寫評論指出,雖然外界無法判斷這種“團結”是否真實或自發,但中國民眾展現出一致對外的姿態。

“在隨機進行的街訪中,幾乎所有受訪者都支持習近平的強硬立場,認為中國人是堅強的,能吃苦耐勞的。現在大家都清楚,習近平不會像特朗普所要求的那樣主動致電華盛頓。”

作者觀察到,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民族主義情緒正在盛行。大量流傳的圖像顯示肥胖的美國人坐在工廠流水線操作台前不知所措,人們呼籲道:“堅持到底,加油!”

中國網民嘲諷美國離不開「中國制造」

在這種輿論氣氛下,中國的掌權者是不能允許自己屈服的,否則就會在人民面前丟臉。評論寫道:“中國一黨專制之下的決策過程是緩慢的。如果這艘油輪一旦啟動,就沒那麼容易調頭了。習近平自詡深諳領袖外交之道,而通常情況下,國家元首之間的會晤都是在雙方已經事先協商好一切之後才會進行。這對於美國政府是行不通的。特朗普的執政班子行動混亂,北京無法依賴於工作團隊層面的協議。所以習近平選擇等待。”

“權力鬥爭對他來說應該是駕輕就熟的。盡管我們無法得知幕後的爭鬥細節,但確實存在一些動蕩。解放軍一些高級將領正在被調離或免職,中共中央政治局此前也進行了毫無征兆的職位調換,在過去幾個月裡省級干部被撤職的數量也達到了長時間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切出於什麼原因,存在怎樣的關聯性,都不得而知。是權利摩擦嗎,是紀律性衰減嗎?還是說在中國經濟增長乏力、負債累累、人口下降和失業減少的背景下,這些征兆預示著未來的日子會更糟糕?”

作者表示,這些問題的答案仍然是個謎。因為與此同時,中國也在變得越來越強大。“其制造能力、科技水平和軍事實力都在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為了保護自己,中國數年來一直在奉行經濟上的自給自足政策,這讓領導人對外展示出更強的自信,這種底氣也傳遞給了廣大民眾。然而這卻並不能促使中國人增加消費,結果恰恰相反。人們開始節約,為困難時期存錢。有關對抗路線給中國社會造成的經濟影響的討論被淡化或壓制。在習近平和特朗普的領導下,兩個強大卻不穩定的國家正在相撞。”

特斯拉銷量下滑 馬斯克母親到中國“助攻”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以及中國本土電動車品牌的崛起,特斯拉等西方汽車制造商在中國市場的處境日益艱難。《商報》駐華記者Martin Benninghoff注意到,為了提振品牌形象,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母親——77歲的梅耶·馬斯克(Maye Musk),頻繁以“銀發網紅”的身份現身中國社交媒體,為特斯拉搖旗吶喊。她在小紅書平台擁有近70萬粉絲,既宣傳健康理念,也積極展示“母愛式”的企業代言形象。

不久前她到訪上海之後就發文表示:“美麗的上海之夜,特斯拉隨處可見。”然而現實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如人意。3月份銷量同比下降11.5%,市場份額持續被比亞迪、吉利、理想等中國品牌搶佔。不過升級版的特斯拉Y系列自從三月份上市以來,在中國銷量相當喜人。

不過《商報》的分析文章也指出,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增長如今也是拜價格戰所賜。如今一輛新車的優惠幅度可達1.7萬元人民幣(約合2000多歐元)。“中國的消費仍然不夠景氣,供大於求,這也助推了車商無法逃避的價格戰。”

此外,特斯拉還要面對中美關稅沖突帶來的外部壓力,調整其中國戰略。目前在特斯拉的中國官網上只能訂購3系列和Y系列,S系列和X系列已經買不到了——因為它們是在美國制造的,會被征收進口關稅。作者最後調侃道:“未來馬斯克的母親可能會發現上海街頭的特斯拉會變少。或者她應該更頻繁地去中國——也多給她兒子的公司做些廣告。”

美媒:馬斯克曾呼籲特朗普撤銷關稅未果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