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國取消中國小額免稅:幾家歡樂幾家愁

(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周五(5月2日),美國將終止對來自中國的低價進口商品免征關稅的“小額豁免”(de minimis)政策,消費者將面臨商品價格上漲與配送延遲的問題。

這項豁免政策曾允許每日多達400萬個小額包裹(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進入美國市場。美聯社預計,該政策的取消將迫使大量依賴中國供應鏈構建商業模式的企業重新評估其運營模式,以維持成本競爭力。然而,也有部分企業可能因政策變化而受益。例如,美國本土制造商將免於與廉價中國商品的直接競爭,銷售前景或將有所改善。

上個月,美國宣布對中國商品關稅上調至145%,對來自中國的小額包裹商品征收的關稅從90%上調至120%。中國政府隨即表示,對美國產品加征125%的報復性關稅,進一步加劇了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

特朗普本周三表示,所謂的“小額豁免”是“一場針對美國、特別是小企業的巨大騙局”,“現在被終結了。”

什麼是“小額豁免”?

“小額豁免”最早可追溯至1938年,初衷是簡化價值低於5美元(約為今日的109美元)的小包裹的通關流程。2016年,這一門檻提高至800美元。然而,近年來中國主導的跨境電商迅猛發展,使這一原本旨在便利通關的規則受到沖擊。

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RS)今年2月的報告,2023年,中國低值包裹出口額從 2018年的53億美元飆升至660億美元,而美國一直是其主要市場。

美國前總統拜登曾於去年提議修訂相關規則,禁止外國公司通過“虛報800美元以下”方式規避關稅。盡管特朗普今年2月已宣布取消對中國商品“小額豁免”條款,但由於美國尚未做好足夠准備處理激增的申報量,因此白宮在數日後又宣布,暫緩取消“小額豁免”以避免貿易中斷風險。

對消費者有何影響?

如今,免稅政策正式取消後,所有進口包裹將須經過更復雜的報關流程,並需繳納關稅,這將導致商品價格普遍上漲、配送時間延長。
商家可能將關稅直接計入商品價格,或像銷售稅一樣單獨列出。例如,中國跨境電商拼多多的海外版Temu已開始標注“進口費用”,導致部分商品價格翻倍。Temu部分商品提供“本地倉”選項,可從美國境內發貨,從而避免征稅。

而注冊地遷至新加坡的中國在線零售商Shein則在結賬頁明確告知消費者:“您支付的價格已包含關稅,配送時無需再付費。”

亞馬遜則表示目前無意在商品價格旁顯示新增關稅,盡管此前有報道稱其將調整頁面顯示方式,引發外界猜測。

相關公司和機構的新挑戰

專注於跨境電商和物流合規的技術服務平台Publican負責人齊翁(Ram Ben Tzion)指出,物流公司將面臨征收關稅的負擔,繁瑣的申報程序或將導致價格上漲,並可能造成延遲乃至配送中斷。

UPS及聯邦快遞(FedEx)等美國主要商業快遞和物流公司表示已准備就緒,能夠依照新規處理國際包裹的征稅問題。

商業快遞公司將根據申報價值征收145%的關稅。作為政府機構的美國郵政署(USPS),可以選擇對低價值包裹征收120%的關稅,或統一收取每單100美元的固定費用,而這一費用將於6月1日上調至200美元。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亦表示:“我們已做好全面執行小額豁免限制的准備,並將在2025年5月2日起全面征收相關稅款。”但專家擔心,突增的包裹數量將對海關造成巨大壓力。數據顯示,僅在今年1月至2月,進入美國的包裹總量高達2.16億件,其中逾70%來自中國。

企業如何應對?

依賴小額豁免政策的企業正面臨調整壓力。亞利桑那州泳裝品牌HAPARI的CEO柯裡(John Curry)表示,公司6個月前才改用“小額包裹”發貨方式,以提升現金流、縮短發貨時間並逐步取消在美倉儲。他的產品產自中國,通過自營平台直接售予美國消費者。柯裡表示,盡管將被迫為每個包裹額外支付145%關稅,但他仍會堅持當前模式,並希望中美間達成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物流公司Portless幫助像HAPARI這樣的企業利用“小額豁免”政策,從設在中國的倉庫發貨。Portless創始人羅森茨維格(Izzy Rosenzweig)表示,考慮到中國制造業基礎和供應鏈的競爭力,美國企業短期內可能仍會留在中國,但預計商品價格將會上漲。
他還表示,利潤率較高的企業可能會繼續從中國發貨,而利潤微薄的企業則可能轉向在美國設立倉庫,以緩解關稅壓力。

誰將受益?

代表美國旗幟制造商、自行車銷售商的行業組織均表示,他們預計將在免稅政策終止後受益。

例如,美國國旗制造商協會在美國貿易代表平台提交的書面意見中表示,中國大量廉價仿制國旗“虛假宣傳、低價傾銷”,導致2023年本土制造國旗的銷售量同比下降25%-35%。

為美國國旗制造商提供刺繡組件的企業Embroidery Solutions Manufacturing LLC的CEO塞維裡(Larry Severini)表示,因廉價進口沖擊,他不得不關閉在南卡州的一家工廠,自2021年以來其公司銷售量減少近20%。“我們需要關稅,讓競爭變得公平,”他如是表示。

美國全國自行車經銷商協會代表梅森(Heather Mason)指出,消費者常常是看上一輛售價2000美元的知名品牌自行車(例如Trek),然後在網上找到一輛外觀相似、售價僅為1200美元的仿品——但這些仿品通常配件質量較差、缺乏保修和售後服務,甚至存在安全隱患。她在寫給美聯社的郵件中指出:“知名品牌遵循嚴格的安全、勞工和保修標准,而’小額豁免’讓一些不良廠商得以繞過這些規範。”

(美聯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