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特朗普:從禮遇有加到「奉陪到底」

(德國之聲中文網)自從特朗普4月初出台“對等關稅”以來,中國外交部以及商務部就進入了“戰時狀態”。路透社援引兩名知情人士消息稱,兩個部門的官員已經被要求保持手機24小時開機,並取消休假計劃。與此同時,負責對美國事務的部門也得到了加強,增派了一些曾經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處理相關事務的人手。
這也標志著今年1月特朗普就任以來,北京避免中美沖突升級策略的改變。中國的一些分析人士曾一度樂觀地認為,北京可以和特朗普政府就貿易、TikTok甚至台灣問題達成重大交易。畢竟,特朗普邀請習近平出席其就職典禮,北京也派出了國家副主席韓正領銜的高規格代表團前往觀禮。中國外交官也確實一直試圖和特朗普政府構建高層溝通渠道,從而實現宣傳機關不斷描述的“中美貿易雙贏”。
而現在,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對路透社表示,中國不想打“但也不怕打”貿易戰。一名發言人說:“如果美國為了一己之私,將自身利益置於國際社會公共利益之上,為了自己的霸權而犧牲各國的正當利益,必將遭到國際社會更強烈的反對。”
根據路透社從外交圈內獲得的消息,在美國“對等關稅”出爐後,中國外交官已經向多個國家發出了尋求合作的信函,其中包括日本、韓國、歐洲等美國盟友。不過,日本、韓國駐美大使館並沒有立刻回應路透社的采訪與置評請求。
關稅大棒
根據特朗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時的說法,此舉旨在阻止中國、歐盟等“繼續剝削美國”。而在中國宣布反制措施後,特朗普又說,北京的做法是錯誤的,“他們驚慌失措,這是他們承受不起的。”美國總統還說,中方其實是希望達成協議的,“但他們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在本屆美國政府眼中,當前美中關系不斷激化完全歸罪於中國,因為中國長期濫用全球貿易體系獲得了數萬億美元的巨額順差。
目前,美國政府又暫時調低了對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而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則調高到了145%。中國對美商品加征的反制關稅也來到了125%。除了芯片、半導體、電子產品等少數例外,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商品貿易事實上已經凍結。此外,北京還准備打擊服務貿易,同時警告中國公民盡量不要前往美國,還限制進口美國電影。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1日在會見到訪北京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時,還說“美國同世界作對,將孤立自己。70多年來,中國發展始終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不靠誰的恩賜,更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
溝通不暢
一名熟悉中美關系事務的中國官員對路透社表示,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兩國之間有著多條高層溝通渠道,其中最著名的是時任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和特朗普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之間的溝通渠道;但是這一次,中美之間卻缺乏這樣的溝通,中方甚至沒法確定美方到底誰能代表特朗普來處理美中關系。
特朗普政府的一名不願具名的官員則回復路透社說,美國已經“明確對中方表示,希望繼續保持工作層面的聯系,但是不會為了接觸而接觸、也不會進行無助於推進美國利益的對話。”
一位近期剛剛前往中國進行非正式交流的美國學者則披露,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曾經在11月大選前試圖聯系特朗普的盟友馬斯克,但是並沒有成功。馬斯克方面則沒有回復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中國外長王毅今年2月在紐約主持聯合國會議期間還曾試圖會晤受到北京制裁的鷹派國務卿盧比奧,但是也沒能成功。知情人士透露,王毅此行也沒能和特朗普的國家安全助理沃爾茲(Mike Waltz)會晤。
在拜登總統任期內,王毅曾和時任國務卿布林肯、國家安全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多次會晤。
不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4月13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采訪時說,美中之間已經“通過中間人進行了初步討論”,“我們都期待美國總統可以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解決這個問題。”
特朗普本人近期也表示,他會“很樂意和習近平會晤”,並強調習近平是他的朋友。不過特朗普並沒有透露任何潛在協議的細節內容。
美國政府內部消息則稱,美方已經多次詢問中國外交官,習近平是否會請求和特朗普通電話,但是中方的回答始終是“不會”。
上海復旦大學的中美問題專家趙明昊教授對路透社表示,美方這樣的接洽方式“在中國的政治決策體系中根本行不通”。趙明昊認為,中方通常需要先有一份協議或者共識,然後再展開工作層面的對話,最後才安排最高領導人之間的會談。
荷蘭國際集團(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Lynn Song)對路透社指出:“今年以來,那些試圖對美談判的國家所獲得待遇顯然不太能鼓勵中國坐到談判桌前。”
據一名中國官員和三名美國官員的消息,兩國低級別官員之間仍在進行一些對話,但是拜登政府為處理經貿、軍事問題而設立的一些美中工作組已被凍結。
早有准備
和特朗普第一任期時有所不同,北京此次很快就出台了針鋒相對的反制措施,包括征收關稅、實施稀土等重要物資的出口等。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這是中國政府官員預先籌備了幾個星期的成果,他們已經提前研究了特朗普可能出台的政策,並准備好了可以逐步擴大的反制措施。
一位了解內幕的中國官員表示,異常迅速的反制措施有點類似於新冠疫情期間的決策,沒有按照慣例等候所有相關部門的批准。
目前,中國對美提高關稅的步伐已經暫告一個段落,商務部已經在4月11日表示,在將反制關稅調高到125%之後,不會再繼續跟進華盛頓的關稅加碼,並嘲瘋特朗普的關稅是“數字游戲”和“笑話”。
除了反制措施外,中國還在積極拉攏其他遭受美國關稅大棒的國家。路透社從兩名駐北京的外交官處獲悉,中國外交部近期已經召集多位駐外使節回國參加特別會議,協調應對措施。北京還向一些國家的政府官員發出正式公函,請求他們參與貿易談判。四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描述了公函內容,其中概述了中方立場、多極化的必要性以及各國團結的重要性。和公開信息類似,這些信函還抨擊了美國政策。
一名歐盟外交官對路透社表示,中國還和一些G20集團國家的政府進行了接洽,試圖出台一份支持多邊貿易體系的聯合聲明。但他同時也指出,中方傳遞的信息並沒有觸及美方就中國產能過剩、補貼政策以及所謂不公平競爭的擔憂。
在北京眼中,這些擔憂被誇大了。中國方面認為,其高科技產業的崛起得益於其比較優勢,並且能夠惠及全球。
攘外安內?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方面也高度重視中國國內對關稅混戰的反應。官媒《人民日報》4月7日的一篇社論在社媒平台上廣為轉發,呼籲公眾不要恐慌。同樣廣為流傳的還有開國領袖毛澤東1953年就朝鮮戰爭發表的對美言論:“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馬斯克的X平台(前推特)上也予以轉發。
中國政府也開始加大推動經濟轉型的力度,試圖降低對出口貿易的依賴,更多地依靠內部消費需求,積極鼓勵私人家庭增加消費支出。
復旦大學的政治學者趙明昊也對路透社表示,“真正的戰場是在國內,而不是中美雙邊談判。”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