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黃偉哲偕親師生齊守護兒權

▲保護童聲四要件.守護未來無極限!臺南市響應「國際不打小孩日」市長黃偉哲偕親師生一起守護兒權。(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吳玉惠/臺南報導】
守護兒童最佳權利,喚起社會對兒童權利之重視,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每年皆於4月30日「國際不打小孩日」推動《兒童權利公約》活動,本(114)年度擇定大港國小舉辦「保護童聲四要件‧守護未來無極限」記者會,現場由大港國小幼兒園與低年級小朋友一起演唱「聽我說謝謝你」,活動中市長黃偉哲更與現場親師生共同宣誓兒童權利公約四大要件:「維護兒童最佳利益」、「不使兒童受到任何歧視」、「確保兒童參與及表達意見」及「保障兒童生存及發展權」,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夠享有幸福童年。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兒童權利是不可讓步的一環,每位兒童都應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成長,市府積極落實友善的兒童照顧環境,持續設置親子悠遊館與特色公園,建設友善兒童城市,為兒童提供更好的照顧與支持;另外更積極推動社會安全網緊密聯繫,防治家庭暴力、兒童保護、提倡性別平等與防止數位性剝削與校園防治霸凌等各項工作,希望串起社會安全網的每一個層面,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更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黃偉哲說,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但關心孩子、保護孩子的行動不應只在這一天,尤其落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並非選項,而是政府與社會必須共同履行的責任,唯有建立真正友善的兒童環境,才能確保每一位孩子的權益與幸福未來。他提醒,體罰與責罵往往是大人一時情緒失控的反應,然而對孩子而言,卻可能帶來長遠且深刻的心理創傷。與其責罵或施暴,建議家長透過理解與溝通方式教育孩子,協助他們在愛與尊重中成長。
黃偉哲強調,近日社會矚目的「剴剴案」再度提醒大眾對兒童保護不能有絲毫鬆懈,因為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是極其嚴重且難以挽回的,期盼司法能秉持公正,勿枉勿縱,還孩子與社會一個公道。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在快樂、健康、安全的環境中長大,不再受到來自任何大人的傷害。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教育局每年都會積極辦理兒童權利公約的宣導工作,並透過教師研習及教材研發,藉此提升教師知能,並製播正向行為支持與班級經營影片,搭配SEL社會情緒學習的推廣,讓教師能更好回應教室內的課題,更加了解兒童的需求,並提供更好的教育與支持。此外,也透過結合宣導活動、公益電影播放及舉辦兒童權利親子講座,進一步讓家庭、家長及社會各界了解兒童的權利,促使全社會更加關心兒童的成長,並全面落實保障兒童權利的工作。
大港國小校長郭靜芳表示,兒童的教育與成長應聚焦在關懷、尊重兒童人權和需求,只有讓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感到愛與安全,孩子的學習才有最佳的效果。師長和家長應以正向管教取代體罰,不懲罰也不溺愛孩子,管教孩子的重點應在於孩子的未來,培養孩子具備未來人生有用的技能與正確態度。因此,師長和家長應能接納孩子犯錯,並妥善運用孩子犯錯的時機來培育孩子的能力與品格,同時能針對孩子問題行為的深層動機來引導他調整,並非僅僅是改變孩子表淺的行為而已。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兒童權利的宣導,也是臺南市致力於打造友善、尊重兒童的城市的具體體現,市府將繼續努力,確保每位兒童都能在安全、關愛的環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