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市議員于北辰對文化局資產保存「有形+無形」並重的方向值得肯定

市議員于北辰對文化局資產保存「有形+無形」並重的方向值得肯定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桃園報導

文化資產保存方面:注意到市府在推動文化資產保存的作為(例如蘆竹五福宮),除了既有的市定古蹟外,現在也正著手推動中元普渡活動,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這樣「有形+無形」並重的方向值得肯定。

但是此類的文化保存,是制度性的規劃?還是僅限於個案?桃園市的桃園景福宮、中壢仁海宮、大溪普濟堂、龍潭三元宮,這些都是地方信仰核心,也具備百年以上歷史與文化價值,是否也已納入文化資產盤點、巡查與登錄推動?

文化資產維護方面:文化局自105年起編列預算,安排專業團隊每2~3個月進行巡查維護,這樣的巡查頻率與制度,是否真正落實?是否能全面掌握桃園的文化資產現況與風險?
于北辰市議員建議建立市區、地區型廟宇文化資產盤點表,依歷史與文化價值,推動有形+無形同步保存,並導入數位化文化資產管理平台,強化巡查透明度與公開進度,提升公民參與與監督。

客家幣推動是否落實觀光與產業效益?預算規模與操作成效為何?

市府即將於114年8月1日至115年6月30日啟動「客家幣」發放計畫,每人1,000元獎勵金,希望鼓勵青年走入客庄(定義為何?),支持客家產業,
于北辰議員此案有明確人數上限嗎?還是採隨機發放?應建立「當天即時體驗+簡易集點機制」,強化觀光客與非客家族群的參與感,公開發放人數、合作店家清單與消費折抵條件,提升政策透明度與實際效益。

這篇文章 市議員于北辰對文化局資產保存「有形+無形」並重的方向值得肯定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