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張碩芳議員關注婦幼與青少年健康提出四大衛生政策建議

張碩芳議員關注婦幼與青少年健康提出四大衛生政策建議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桃園報導

2025年5月1日,桃園市議員張碩芳於市議會質詢中,針對市民關切的婦幼醫療、食品安全、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基層照護等議題,向衛生局提出四項具體建議,期望市府加速推動相關政策,提升市民健康福祉。

一、設置整合型婦幼門診,打造一站式照護服務
張議員指出,桃園地區婦幼醫療資源不足,高風險孕產婦與早產兒常需轉診至雙北地區,影響緊急處置時效與醫療品質。她建議市府加速設立具備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與24小時兒科急診的重度急救責任醫院,並推動「整合型婦幼門診」,整合產科、兒科、心理、營養與早期療育等服務,提供一站式婦幼照護。同時,整合婦幼發展局與衛生局資源,建立「婦幼照護單一窗口」,提升服務效率與品質。​

二、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確保校園飲食安全
針對近期學生午餐檢出含萊克多巴胺的進口豬肉事件,張議員呼籲衛生局加強源頭稽查與流向監控,尤其針對學校團膳、中央廚房與供應鏈透明度進行每季專案檢查,落實公開揭露,讓家長放心、讓廠商警惕,杜絕毒豬與黑心食材進入校園,確保學生飲食安全。​

三、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轉介制度,促進校政衛政合作
張議員指出,中央已提供15至45歲心理諮商補助,但校園內學生情緒異常仍難以轉銜至醫療系統。她建議市府促成教育局與衛生局建立「學校辨識→專業評估→協助轉介→後續追蹤」的標準作業流程,並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整合小組」,定期盤點學校高風險個案處理現況、心理師人力配置與資源使用效能,落實中央政策於地方場域,強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體系,防範情緒失衡導致的重大事件。​

四、擴充婦幼衛生所功能,建構社區婦幼照護網絡
針對「愷愷案」凸顯高風險家庭失聯問題,張議員建議將新設立的「婦幼衛生所」轉型為地區婦幼健康旗艦據點,提供婦產、助產、兒科門診、婦女癌症篩檢服務(乳癌、子宮頸癌)、婦幼居家訪視與健康監測等服務,組建「社區婦幼照護團隊」,參考英國 Health Visitor 模式,推動主動式照護與跨局處介接,特別針對高風險、低支持家庭進行定期訪視與轉介,避免育兒孤島化。​

張碩芳議員強調,這四項建議皆以市民健康為核心,期望市府團隊正視基層醫療與社會支持網絡的缺口,還給桃園家庭一個可以安心育兒、健康生活的城市。​

這篇文章 張碩芳議員關注婦幼與青少年健康提出四大衛生政策建議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相關文章